传统节日的古诗

发表时间:2025-07-26

传统节日的古诗(分享十一篇)。

〚1〛传统节日的古诗

1. 关于除夕的诗: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关于春节的诗: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3. 关于元宵节的.诗: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4. 关于清明节寒食节的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5. 关于端午节的诗: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6. 关于七夕节的诗: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汗】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7. 关于中秋节的诗: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关于重阳节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采桑子 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2〛传统节日的古诗

1、今宵楼上一尊同。——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2、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6、当年弄影婆娑舞。——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7、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9、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10、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11、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12、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瞿佑《屠苏酒》

1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4、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15、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6、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7、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仲殊《诉衷情·寒食》

18、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19、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20、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21、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22、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23、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2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5、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26、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27、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28、上窗风动竹,月微明。——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9、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30、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31、玉钩斜傍西南挂。——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32、初见雁,已闻砧。——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33、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34、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35、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6、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37、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38、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39、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40、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赵鼎《寒食》

41、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42、葱蒨松犹嫩,清明月渐圆。——欧阳詹《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

43、凭新凉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张埜《夺锦标·七夕》

44、已放笙歌池院静。——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45、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46、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4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48、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49、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50、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51、窗中草色妬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温庭筠《寒食日作》

52、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53、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54、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55、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56、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57、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58、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59、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60、秋明白鹭双飞处。——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61、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62、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63、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64、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65、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6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67、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68、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69、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70、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温庭筠《清明日》

71、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72、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73、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74、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75、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3〛传统节日的古诗

【欢乐的春节】

吴彤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来了,我穿着崭新的衣服,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我家的年夜饭可好吃了!有香喷喷的腊肉炒年糕,有色香味俱全的螃蟹,有汁浓味美的糖醋排骨,还有鲜嫩的葱油黄鱼……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聊天,热闹非凡!

吃完年夜饭,我们围在一起打开电视,看起了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有的坐在沙发上一边啃着瓜子,一边津津有味地看节目;有的一边喝着饮料,一边聚精会神地看电视;还有的边看电视边哈哈大笑,笑得前俯后仰。原来是滑稽的小品啊!

我的表弟提议倒不如我们一起去楼下放鞭炮吧!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好呀!好呀!”于是我们兴冲冲地拿着鞭炮下楼了。我们几个小孩子拿着“小金鱼”鞭炮,往地上使劲一扔,“啪”的一声,擦出了美丽的小火花。这时候,大人们也不甘示弱,点燃了一个大大的烟花,只见烟花“唰”的一声飞向天空,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

春节真热闹啊,我最喜欢过春节了!

【快乐的中秋节】

周浩宇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早晨,妈妈早早就把我喊起来,去奶奶家。我一到奶奶家就喊:“奶奶,中秋节快乐。”奶奶也对我说:“中秋节快乐。”

中午,舅舅、舅妈、弟弟和哥哥姐姐们都来了。妈妈和我去买菜,我们刚到菜场,琳琅满目的蔬菜水果映入我的眼帘。我们买了绿油油的青菜,红通通的苹果,紫莹莹的葡萄……我们满载而归的回家了。刚到家,厨房里就传出了一阵阵切菜的声音,不一会儿,一桌丰盛的午餐就做好了,大家吃的都非常开心。

到了晚上,他们都走了以后,只剩下我们一家。妈妈端来一碟月饼,我们一家,一边吃月饼,一边聊天。我看着天上的月亮,不禁想起了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谣台镜,飞在青云端”。

【家乡的春节】

常梓媛

春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门窗上红彤彤的对联和窗花,可以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浓浓的年味在鞭炮声中弥漫开来。

家乡的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香喷喷的饺子把我们吸引进了厨房。饺子,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它拥有家的味道。猪肉饺子,吃起来美味可口;韭菜饺子,吃起来回味无穷;香菇饺子,吃起来口有余香……

浓浓的亲情贯满每一个人的胸膛,脸上的笑容如同一朵朵绽放的花蕾。无数声问候“你,好吗?”都不如回到家里,让家人知道“我,很好!”春节是团圆的节日,是幸福的节日,是快乐的美好的节日,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了与家人团圆,大年初一赶火车、赶飞机,目标只有一个:回家过年。

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快乐陪伴我成长,幸福环绕我左右。

【快乐的中秋节】

李相怡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我特别高兴。因为这一天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即可以吃到美味的月饼,又可以观看又圆又大的月亮。

下午,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姥姥家过中秋节。姥爷正在为晚餐做准备,香味儿传到了我的鼻子里,我都馋得流口水了。姥爷为我们做了美味的晚餐。吃过晚饭,我们一起等待月亮的升起。过了好一会儿,我们发现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月亮越来越大,越来越圆,皎洁的月光美丽极了。

这时候,妈妈端来了一盘月饼,月饼很圆,像月亮一样圆,圆圆的月亮和圆圆的月饼都象征着团圆美满,就像我们一家人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多么温馨啊!

我喜欢又大又圆的月亮,但是,我更喜欢传统节日中秋节。

【过春节】

尹添宏

重阳节跑走了,春节向我们走来。

夜幕降临了,到吃年夜饭的时候了,香喷喷的气味扑鼻而来,吸引了我来到餐桌前。桌上真是山珍海味,想吃的食物应有尽有,馋得我直流口水。“开饭啦,开饭啦!”我急忙拿起筷子,夹起饺子,放进嘴里。霎时,口中的香味溢满了口腔,我又夹了很多菜,不久,就填满了肚子。

吃了美味的年夜饭,现在去看春节联欢晚会喽!刚打开电视就,就听到一阵婉转的歌声,让我们陶醉,各种各样的小品让我们欢笑不已。

到了零点,开始放鞭炮了,我们拿起像金箍棒似的鞭炮,一二三,发射!只见一缕光射了出来,又变成了一朵红花,还有很多发射各式各样的花。这时,黑暗的天空已变成了花花绿绿的百花园,真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夜晚!

我喜爱可以让我开心的春节!

【难忘清明节】

张九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又到了,远方的游子千里迢迢从四面八方回到家乡,追祭先祖。

清明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传说是晋公子重耳逃亡,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给重耳吃,当重耳再一次的当上皇帝后,奖重臣,但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在绵山上发现了已经逝世的介子推,重耳十分难过,便把这一天命为清明,人们在这一天,要怀念已故的亲人、烈士等,要回老家扫墓,感恩先主光德。

清明节又名寒食节,这一天大部分人会去扫墓。我与妈妈在这节日期间登山,祭庙。我们去了黄华山,通往山顶的群众络绎不绝,都用虔诚的心去祭拜王母娘娘,保佑全家平平安安。听说这一天是最灵验,因为是王母娘娘的生辰。到了山上,大家摆供品、捐钱、磕头、祈祷……看到大家一脸真诚,我也开始迷茫了,不由自主的也呢喃起来。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欢笑中的春节】

陈欣冉

在锣鼓喧天热闹的气氛中,我最期待的春节终于来了,大家想知道我是怎么迎接春节的吗?想的话一起看看吧!

除夕那天,我早早地起床,加入了家庭大扫除的任务中,妈妈说除旧迎新是我们迎接春节的传统习俗。爸爸力气最大,能把沙发抬起来;妈妈最勤劳,能把沙发底下的灰尘打扫得一干二净;我也很不赖,收拾玩具,整理书桌、书架和自己的房间都是我力所能及的事。当然,拖地的活我也完全胜任,神奇的拖地机让我事半功倍,没几下功夫,我就把整个房子的地方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了。全家人在音乐声中欢天喜地地干活,累并快乐着。王安石在《元日》中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得就是这个景象了。

经过全家人的齐心协力,我们的家一下子变得整洁干净、通透明亮起来了。傍晚,华灯初上,妈妈准备了一大桌美味可口的年夜饭,“叮铃铃,叮铃铃……”门铃欢快地响起,哈,客人们都来了,一大家子呼啦一下围坐在餐桌边,一边大口吃着美食,一边有说有笑,真是又幸福又圆满!

吃过年夜饭后,爸爸带我们在阳台上放烟花,爸爸小心翼翼地用火柴擦出小火苗,点燃烟花后,将烟花迅速地抛向空中,只见,烟花像火箭一样飞上了天,然后瞬间在空中绚烂地绽放,仿佛雏菊在夜空中展开了笑脸,最后,化为小火星慢慢落下,虽然短暂却绚丽夺目让人过目难忘。

春节也是一个充满感恩的节日,我要感谢过去一年辛苦呵护我长大的爸爸妈妈,谢谢老师的谆谆教诲,也感谢同学们对我的帮助,在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能带上满满的祝福和信心更加努力,进步。同学们,你们也和我一样度过这样完美的春节了吗?期待你们的分享。

〚4〛传统节日的古诗

181、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182、《静夜思》

183、清明节:《清明》——唐代杜牧

184、《九日齐山登高》

18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18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87、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

188、此诗借着中秋团圆之夜,回忆起自己远离故土,想那芳草成灰的亲人。历史长河中,人们总是用诗词歌咏来记录下各种传统节日的思想和情感。

18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90、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91、《途中寒食》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92、古诗中还有很多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作品,如《清明》、《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这些诗歌不仅反映了节日的意义和习俗,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节日的情感和思考。

193、)韩翃《寒食》:

194、三五猪羊之首,千门万户之家,合家人人欢笑,辞旧迎新一年。

19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96、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19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98、王安石《元日》春节

199、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200、李清照《醉花阴》重阳节

201、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02、总之,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古诗中我们可以发现历史、文化、感悟三者的交融,也可以感受到古今情感的共通之处。

203、《闾门即事》

204、这首诗描写了除夕的夜晚,人们贴春联、燃爆竹,感叹岁月匆匆流逝,表达了对家庭团聚和新年的憧憬和祝福。

205、《过年》许浑(唐代)

206、杜牧《清明》

20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8、爆竹声中一岁除,

209、)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一九二九年十月)

210、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5〛传统节日的古诗

271、唐·王维

27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7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74、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275、(唐)韩翃

276、遍插茱萸少一人

277、(汉)佚名

278、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279、此诗借着中秋团圆之夜,回忆起自己远离故土,想那芳草成灰的亲人。历史长河中,人们总是用诗词歌咏来记录下各种传统节日的思想和情感。

280、路上行人欲断魂。

281、诗意: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6〛传统节日的古诗

1、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2、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3、倚楼起把绣针小。——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4、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5、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6、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8、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冷烟深树。——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7〛传统节日的古诗

【春节】

文/朱曦

春节是中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的家乡腊月二十三到二十九,也就是小年,家家户户会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对联、福字,做麻糍和年糕。一切准备好了之后,就可以迎接春节的到来。

腊月三十,也称除夕,是我最喜欢的一天。早晨,有些爷爷奶奶就会杀禽,比如鸡,鸭等等,到处都是它们的叫声。上午,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灯笼,一起放鞭炮,一直放到天亮,鞭炮声震耳欲聋。长辈们还会给我们压岁钱,我们事先是不知道有压岁包里有多少钱,先是自己猜,猜不到可以打开红包来数。数着数着,我们就开心得笑了。晚上,全家人会在一起吃年夜饭,我们小孩会边看春晚边吃饭。十二点新年倒计时了,春晚差不多也到尾声,我们就跟着大人们一起放鞭炮,特别好玩。

大年初一,我们都换上了新衣服。清早,公鸡刚打完鸣,整个村子就热闹起来了,有的在放鞭炮,庆贺庆贺;有的在准备年糕等各种祭品,去扫墓;有的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去给长辈拜年;还有的小孩在做游戏,好开心。一整天,大街小巷全是人,连上厕所都要排“长龙”。

大年初四到十四,街上也都是人。街上会摆灯,供人观赏,真是热闹极了。

春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

文/钱思睿

元宵节,猜灯谜,赏花灯。每年的元宵节,我都会去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包汤团。吃完晚饭还会去当地看灯笼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和包晗一起去看了月湖景区的灯会了。

记得那天夜色明朗。我和包晗一到灯会所在地就觉得眼花缭乱,有矮矮胖胖的圆灯笼,有宽宽大大的方灯笼,有粉红的很大的荷花灯笼,还有很多动物形状的动物灯笼……各种灯笼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好像都在叫:“快来和我拍张照片把!”

突然,我俩一起惊呼:“那是最后一张灯谜!”惊呼声未落,我俩一起跑到灯谜纸下,刚才还欢呼雀跃的我们一下子泄了气。因为挂得实在太高了!

但我们的心情也不是那么容易被不开心占领的,因为我们发现了新游戏,那就是收集灯谜留下的一些残渣!

当我们正在欢快地找残渣的时候,发现一个大人让保安把我俩发现的灯谜摘了下来!我和包晗马上凑上去看是什么灯谜,看见上面写着:元宵祝福……

原来如此!那不是灯谜卡,而是祝福语啊,我俩大笑起来。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元宵节!我希望下次还可以这么过!

【春节】

文/竺许诺

春节穿着火红的衣服,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下面我就为大家讲一讲我们家都在干什么吧!

去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去太太家吃年夜饭。到那里的时候,弟弟已经在那等我了。我们一起喂兔子、放鞭炮,等等等等……玩得正开心呢,突然,我听到了“汪汪汪……”的叫声。我连忙跑了过去,发现了一只大狼狗咬了我爸爸一口,我大叫起来。大家闻声赶来,给爸爸消好了毒。

事后,我跑到大狼狗身边,轻轻地拍了拍它的脑袋,说:“我让你咬我爸爸,我让你咬我爸爸……”本以为它会把我的手给吃掉,不过,它没有这样做,还翻过身来,让我揉揉它的肚子。我和它玩了一个上午。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到了吃饭的时间了。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有糖醋排骨、可乐鸡翅等好吃的食物,大家吃得肚子圆滚滚的,还不够呢!终于到了晚上,我和弟弟一起去阳台放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响声震耳欲聋。到了12点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自己的卧室,我枕着压着压岁钱的枕头上进入了梦香。

好啦,今天我就介绍到这里,拜拜。

【春节】

文/阮丘图

“噼……啪!”一阵鞭炮声响过之后,我们一家人开始吃团圆饭了。围着坐的有爷爷、奶奶、姑姑、姑爷、伯伯、哥哥、姐姐、爸爸、妈妈和我。这顿饭是我们老家春节的序幕。吃完团圆饭,长辈开始发压岁钱。爸爸、妈妈、姑姑、伯伯……都会给我和哥哥、姐姐钱。收到钱之后,我们会说一些祝福语,如:四季发财、工作顺利,生意红火等等。

团圆饭之后,就是贴春联了。贴完春联,大家要去扫墓。扫墓时,要把酒、肉、水果……装进篮子,把篮子放到亲人坟前,磕三个头就好了。大年三十晚上,吃完饭,大家一起看春晚,打发时间。半夜十二点,会有一个人出来放鞭炮迎接新年。

大年初一是最热闹的一天。那天早上,小孩子会挨家挨户去拜年,主人家会热情款待,给大家分发吃的。一上午下来,每个小孩子的袋子都装得满满的。大年初二才开始走亲戚,这样持续到正月十五,才把年过完。

老家的春节真有趣!

【清明节】

文/沈雨彬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人们扫墓、怀念已故亲人的日子。

今天一大早,爸爸、妈妈、爷爷和我去山上上坟,去看望我早已去世的奶奶,我们带上炮竹、酒、水果、糕点上山去,走了弯弯曲曲的小路,累得我的脸都青了。到了墓前,我们先开始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真是响啊!然后大家一起锄草,扫地,点上蜡烛,由老到少,一个一个地向奶奶鞠躬、上香,烧纸钱。我也学着大人的模样做,虽然我没见过奶奶,但是我知道,这是表达一种怀念。

最后我们一起坐着车回家了。

〚8〛传统节日的古诗

1、《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除夜》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未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3、《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粲新。

8、《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9、《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业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秋登万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9〛传统节日的古诗

作者:韩瑞轩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圆,我最喜欢过春节了。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喝过腊八粥之后,我们就开始忙年了,扫房子、蒸馒头、做年糕、买肉,买菜……在大家的辛苦忙碌下,年三十终于到了。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起了一大早,吃完早饭就和大人们贴起对联来,我的任务是做帮工,姥爷把事先准备好的浆糊均匀的抹在墙上,一副作品就完成了。看看院子里红彤彤的对联,我可有成就感了!

下午我们开始准备年夜饭,我们的年夜饭可丰盛了,有鸡、有鸭、有鱼、有肉,还有很多好吃的菜,姥姥和姨负责打下手,姥爷负责主厨,在姥爷的精心烹制下,一道道美味佳肴诞生了,馋的我直流口水。趁大人们不注意,我偷偷吃了几口,可香了。

吃过年夜饭后,我们边看春晚,边包饺子,姥姥负责调馅,姥爷负责和面,姨负责准备包饺子的工具,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就开始包饺子。姥姥擀出一个个圆圆的饺子皮,姨把饺子馅放在饺子皮上,两手一捏,一个个可爱的饺子就包完了。看着旁边的我也跃跃欲试了,在大人的帮助下,我也学会了包饺子。

吃完饺子后,姥爷带我放烟花了,姥爷点燃了一根柱子似的烟花,这家伙可厉害了,“嗖”地一声蹦了出来,“砰”地一声在空中炸开了花,有太阳型的,有花朵型的,还有圆形的,美丽极了。

初一的早上,我一大早便起床了,吃完早饭后,我和大人们一起给长辈拜年,我们把满满的祝福送给大家,同时我们也收到了别人的祝福,我还收到了不少红包呢!

春节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也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更是一个让小朋友长大的日子,新的一年里,我更要好好学习,尊敬父母,做一个活泼可爱的好学生。

〚10〛传统节日的古诗

【有趣的端午节】

文/徐紫涵

我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传统节日里都有一个动听的传说和独特的传统习俗。其中,我很喜欢端午节。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的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一起包粽子。在粽叶里放上红枣、糯米等,把粽叶包好,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包到一半,我突发奇想,粽子不一定只有一种形状,我可以发明一个特别的粽子。最后我的粽子包好了,你们猜是什么样的?我来告诉你们吧,它是一个小小的方形,我把它叫做“方粽子宝宝”。大家看见我包的粽子,都哈哈大笑。

粽子包好后,外婆把它们放到锅里蒸。还没蒸好,一股香气就从厨房飘出来,钻进了我的鼻子,我馋得口水直流。粽子蒸好后,我打开自己包的粽子,里面糯米香香黏黏的,我咬了一口,味道真不错!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

【有趣的端午节】

文/邬婷好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对了!就是端午节。我记得去年有一个印象深刻而且又特别有趣的故事。早上,我们去了大妈妈家。大妈妈已经准备了粽叶、糯米、绳子等。再把材料都清理干净,就开始包粽子啦!

我看见大妈妈先把两片粽叶重叠起来,然后把其中一边绕一圈变成沙漏形。接着,把糯米、红豆适量的放入“沙漏”里。然后,把“沙漏”上面翘起的角折下来,最后,用绳子把成形的粽子捆好,就这样一个精美绝伦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赶快试包了一个。于是,我像大妈妈一样包起了粽子。但是馅放太多了,就怎么也包不紧了。我在大妈妈的帮助下,包了一个还算成形的粽子。我看了一下自己包的粽子,又看了一下大妈妈包的粽子,心想:不包不知道,一包吓一跳。我自己真的吓了一跳。

我又努力包了一个,这一次终于不露馅了,而且包得还很平整,我开心得几乎要跳起来了。我想给我自己做的加上一个记号,这样我就能吃到我自己做的了。

我心里暗暗发誓,下次端午节一定要包得更好!

【过春节】

文/仇嘉言

以前,我们在书本上学过古代人们过春节的习俗: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些传统一直保留到了现在,我们家也是这样的。

每当春节快要到的时候,提前好多天,外婆和妈妈就忙忙碌碌地准备起来,买年货、做大扫除、买新衣服,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都会给我准备祭灶果,寓意我在新的一年顺顺利利,懂事聪明。

年三十那天的中午,在外地生活工作的亲戚家人都陆续赶回来了,大人们说说笑笑地准备晚上的年夜饭,我们几个小朋友就在一边玩游戏。到了晚上,一大家人就围坐在饭桌边吃年夜饭、看春晚、守岁。

过年这个传统习俗既热闹又有趣,我们要一直保留下去。

【清明节】

文/陈嫣兰

今天是星期二,我们全校组织了春游——扫墓。今天是个扫墓的好日子,人不会很多造成拥挤。

上午我们乘坐大巴车来到了指定地方,献上了事先准备的东西并且默哀,表示着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解放,让我们过上了美好的日子,所以国家和人民都会记得他们!而4月5日是国家规定的清明节。

清明节这一天除了祭扫墓碑怀念先人,还要吃青团和民族特色食品,这是各个地方的特色!而我在这个节日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礼敬祖先,弘扬孝道”。

我还学过一首有关这个节日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呢!说明这个节日通常气候不定出门要带雨具哦!

【过春节】

文/张澈

我的老家永康过春节有很多习俗,有趣极了。

大年三十白天,爷爷奶奶要准备祭祀天地的物品,有煮熟的猪头、整鸡、整鸭、缙云糕、长寿面、水果、鸡蛋,所有这些祭品上面都要贴上红纸,猪头上还要插三根筷子,具体什么原因我不清楚。摆好祭品后爷爷会点燃两根蜡烛,在蜡烛前面拜上三个酒杯,然后开始祭祀。爷爷点燃一大把香,分给每人三根,然后爷爷倒酒,每倒一次,大家就拜三拜,一共要拜九拜。最后奶奶还要烧纸钱,祭祀活动就结束了。

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并给小孩发压岁钱,当然还要看必不可少的春节联欢晚会!晚会里面有很多的相声和小品都很幽默,我很喜欢。

初一的早上要吃鸡蛋面,每碗面里放的蛋的数量也有规定,每碗放两个鸡蛋和六个鹌鹑蛋。

接下来,我们一家人要出发去山上的庙里烧香,爷爷扛着两根有大人这么高的香烛,可威风了。这是一个村里的小庙,里面的菩萨是大约三十年前我的太外公(也就是我爸爸的外公)塑的。塑好菩萨的形状后,再用各种油彩画菩萨的脸面、手脚和衣服。太外公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画家,还会画门神和祠堂里面的壁画。

最后,初二到十四,要到亲戚家去拜年。这就是永康的春节习俗。

【清明节最难忘的事——海边踏青捡螺】

文/黄珈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段诗呢?对了,它就是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清明》。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还是亲近大自然,踏青郊游的好时节。

清明节的一大早,爸爸带我们去扫墓。作为背靠象山港的海边人,下午我们又按照惯例去了海边。去海边干什么呢?我们要去捡海螺!

我姑父是船厂工作的,他告诉我们船厂后面的海边有好多螺可以捡,还有大海螺呢!一路上我跟堂妹洋洋哼着小曲唱着歌,看着窗外的风景心情特别好。到达海边一眼望去遍地全是大大小小、形态不一的石头,还可以看见几个生锈的铁丝螺丝,这些都是船厂遗留的零配件。当然,这儿是不会有海螺的,我们的好戏还在后头呢……

海边踏青捡螺(一)

我和洋洋跟着爸爸搀搀扶扶一起爬下陡峭的石滩,好不容易才到了海滩边,一早爬下去的姑父人早就走的老远了。这里即潮湿又打滑儿,再加我们是生手,都小心翼翼的。

爸爸告诉我们翻开海边的石头,下面就会有海螺。我和洋洋齐力翻开一块石头,石头下有三个花螺。他的壳十分美丽,拥有灿烂无暇的花纹。我俩小心翼翼地抓起花螺,扔入小瓶子。

爸爸在我们前头,他身手敏捷,再加上有捡螺的经验,不一会就捡了几乎半瓶子螺!又向前艰难地爬了几分钟,连一只大海螺都没见过的我们,彻底没了力气。半天才找到了一块爬满迷你螺的大石头。这儿的螺太少了吧!

海边踏青捡螺(二)

我们沿着石滩一路往前,这里的石头更加滑,有的石头上还长满了海藓。这儿的螺多一点儿。我们在此发现了两个新品种:子母螺跟辣螺。可还是没有发现半个大海螺,只意外收获了几只小螃蟹。

海边踏青捡螺(三)

姑父提着小水桶远远走来,告诉我们他发现一处有很多螺可以捡的地方。我和洋洋兴奋起来。那儿不仅仅有大海螺,还有一湍湍不知道从哪里流下的清澈的海水!最终,我们满载而归。

【除夕夜】

文/陈思涵

从我记事起,每年除夕夜都在奶奶家过,而今年爸爸妈妈把外公外婆接上来在舅舅家过。这次的除夕夜我玩得最开心,印象最深刻。

夜晚来到了,大人们扫地、拖地、烧饭、搬桌子……一个个忙得不可开交,而我和弟弟却是乐得不可开交:玩枪战、看电视、偷吃菜、放鞭炮……我们俩开心得连吃饭都忘了呢!

吃是我的第一大爱好,年夜饭的餐桌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令我忍不住流口水的好东西:可乐鸡翅、香肠、春卷、可乐、雪碧、排骨汤……差一点忘了说,还有美味的炒三丁,我最喜欢它啦!餐桌上不但菜多,而且还很美味!来说说这个炒三丁,里面有火腿、玉米、豌豆、虾仁,真像个大杂烩,不过它的味道就是这么美味,我和弟弟俩抢着吃完还嫌不够呢!

吃饭当中,大人们一边喝着酒一边聊着他们的话题,我和弟弟则喝着饮料,你踢我一脚,我反踢你一脚,仿佛和他们处在另外一个世界一般,自顾自玩得不亦乐乎。

晚饭结束后不久,大家围坐一起包饺子。姥姥、姥爷、舅妈是地道北方人,北方人除夕夜吃饺子,姥爷亲自擀面皮,做了韭菜鸡蛋馅,我缠着姥爷跟他学包饺子,还偷偷摸摸跟舅妈一起合伙塞了两枚五毛硬币在饺子里,舅妈说如果谁吃到,说明来年会好运。我一边包饺子,一边暗下决心一定要吃到这个特殊的饺子。最后在舅妈的帮助下我如愿吃到了“好运饺”。好运会伴我一整年!

真是一个令我难忘的除夕夜!

〚11〛传统节日的古诗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本文网址:https://www.w286.com/jieririji/179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