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发表时间:2025-05-17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集锦六篇)。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篇1

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到了,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这天,我们一家人来到了晋阳湖,观看了一场精彩的赛龙舟大赛。10点多钟来到湖边,已是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挤进这拥挤的人群中,那种气氛,令人陶醉。

这次比赛共有十二支队伍参加。现在进行山大队和汾府酒业队较量。当裁判员一声令下,两支队伍出发了。山大队依照船头指挥员擂鼓的节奏前进着,拼命地前进着,一下子,排在了前头;而汾府酒业队却显得手忙脚乱,落在了后面。湖上的选手们使劲地划着,在湖边观赛的人们也没闲着。他们不断喊着加油助威的口号,助威声一阵比一阵大。选手们在观众的助威声中显得更加卖力,更有冲劲。指挥员擂鼓的声音震耳欲聋,选手们配合默契,富有节奏,两只队伍都士气高涨。最终,山大队凭借船头指挥员正确指挥,队员动作整齐划一,夺得了这场比赛的冠军!我不由得为他们喝彩。

只有,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才会成功!赛龙舟真是一项激烈的比赛啊!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篇2

描写端午的好诗:

1、《浣溪沙·端午》

苏轼·宋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2、《端午三首》

赵蕃·宋

谩说投诗赠汨罗,

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wWw.W286.cOm

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

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

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

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

舍南舍北鹁鸠喧。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篇3

端午节谚语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篇4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篇5

端午节传说: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行贿,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的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篇6

描写端午的好诗:

1、《同州端午》

殷尧藩·唐

鹤发垂肩尺许长,

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

却问何方是故乡。

2、《屈原庙》

唐崔·唐

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

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蕙有香。

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本文网址://www.w286.com/jieririji/55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