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日记作文8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日记 篇1
2020年8月23日星期天天气晴
因为明天要去参加童子军暑期军训收心营训练,教官说可以携带零食,所以晚上妈妈带我去“老婆大人”零食店买零食。
我们来到开在港瑞新玉海的“老婆大人”门店,进门我先拿了一个购物的篮子,然后去挑选自己心怡的零食。我先看中了汽水味软糖,一包要8元5角,我拿起一包放到篮子里。然后又捡了四根士力架,一根要2元5角,那就是2*4=8(元),再加上5*4=20(角)即2(元),就是10元。最后选了6块巧克力,花了12元。
我提着篮子来到收银台“阿姨您好,我结账。”“小朋友,你这些东西需要30元5角”收银员阿姨说。妈妈递给我一张50元,让我交给阿姨。我把钱递给阿姨,说;“阿姨,我给你50元,你该找我19元5角,是不是啊!”阿姨笑着说:“小朋友,你真棒呀,这么快就算好了呀,而且算对了!”说话的同时,阿姨把找我的钱递给我。我拿着阿姨找给我的钱,笑着说:“谢谢阿姨!”
拿着我喜爱的零食,牵着妈妈的手高高兴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时我心里好期待明天快点来临。
数学日记 篇2
四年级的时候,我们数学老师组织了数学小组,到现在,我们的数学小组到现在有整整一年的“历史”了。我们的`数学小组的成员有:陈俊峰、王思宇、诸正一、朱子棋、张天成、李梦雅和我。每个星期,组里会有一个人来出题,让我们来做,然后,周五,集体讲评,通过这样一个数学小组,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1、因为每个星期出的五道题分别是不同类型的,有的会,也有的不会,又学过的,也有没学过的。学过得能让我巩固以前的指示,没学过得我就拿出来看看,把他学会。
2、我要自己做一道题,可能最多只会想出一种或两种方法,而我们数学小组七个人一起做,至少也会有七种方法,因此,数学小组培养了我用多种途径去寻找解题技巧的精神。
3、因为我们数学小组每周都会有讨论,每个人必须说,而我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好,所以称这个机会,我不仅认真做完了题,还去想怎样才能给他们讲明白,就这样,我锻炼好了我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数学小组中好同学的讲解让我知道了,我和一些好同学的差距,从而给我动力好好学习,争取赶上他们。
这个数学小组给与我了这么多难能可贵的东西,难道不好吗?
数学日记 篇3
今天早上,我看见爸爸五年级的数学放在桌子上。我翻开一看,4的倍数、6的倍数,还有分母一样的分数加减法……我都会做,五年级的'数学也不过如此,我心花怒放、得意洋洋。
正在我得意的时候,有一道题把我难住了。7/8—5/6=?我苦思悯想,又用爸爸告诉我的方法去算,还是想不出来。爸爸又想告诉我答案,但我马上说:“不要说,等我再想想……”我想啊想,想啊想……终于想出来了!7/8—5/6=1/24。因为24是8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24的7/8是21,24的5/6是20,21/24—20/24=1/24。
同学们,看来,只有坚持努力,不断思考,才会成功。
数学日记 篇4
课间休息时,我们班的“小博士”小文对同学们说:“今天,我给大家出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题目是: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一起在河边散步,她们至少有几个人?”小军说:“这还不简单!两个妈妈当然是两个人,两个女儿也是两个人,所以应该有2+2=4(人)。”
小文摇摇头说:“不对,谁还有不同的答案?”我突然想起爸爸对我讲过一道类似的题目,是问两个爸爸两个爷爷,我就说:“我们先来看小林和她妈妈的关系,小林是妈妈的女儿,所以这里有1个女儿,1个妈妈。妈妈是外婆的女儿,所以这里也有1个女儿,1个妈妈。
反过来想,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在一起,至少有3个人。”大家听了都说:“你真会动脑筋。”
数学日记 篇5
在一天的上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买完早饭走在大街上,突然看到有很多人围在一张桌上。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抽奖活动,我一看就觉得十分无聊。,急忙的想走开,但又听到有人说大奖可是50元,我立马起了兴趣。赶紧问店主是什么游戏规则。店主说:“这里有24张牌,12张是5,12张是10,抓一次12张牌,如果总和为60,那么就可以获得50元大奖。”
我赶紧拿出5元钱,就开始摸牌,但是12次都没有中奖。回到家,仔细想了想,总数是60,那必须12张牌都是5,最好的情况是每次都是5.第12次抓12个5至少也要花去6元钱,但又万一抓的那些牌标的数是10或有的总和是相同的',那么意味着抓多少次花多少钱。
我以下明白了其中的玄机,赶紧跑到原来的那个店,可是店长已经无影无踪,再也找不到他了。
数学日记 篇6
看到好多人都写去香港,但是没办法啦。
2月4日那一天,我们做火车到达了香港,因为第二天要去海洋公园玩,所以我们去了超市买零食吃。我们买了面包、饮料和一点水果,花了86元港币,港币与人民币的汇率是0.8094,也就是一元港币约等于0.8元人民币。那港币86元折合人民币就是86×0.8=68.8(元),我们买食物花了68.8元人民币。
第二天,我们一家三口和我表弟他们一起去了海洋公园玩儿。之前我妈已经网上订好了门票,港币225元,折合人民币就是225×0.8=180(元),所以一张门票是180元人民币。
数学日记 篇7
今天晚上我在家里看电视,忽然,爸爸拿着一盒火柴神秘的说:“不要看电视了我们来玩个有趣的游戏吧!”我高兴地一边关电视一边喊着好、好、好……爸爸说:“这个游戏是的这样的,我用火柴摆好一个算式,不过,我摆的.算式是不成立的,你要移动一根火柴,或者添加一根火柴,还有移动一根火柴,移除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好的我满口答应了。”
于是我们开始了,爸爸摆的第一个算式是:7-1=2,说:“你要移动一根火柴使这个等式成立。”“没问题”我说。我想了一会儿回答说:“把7上面的一根火柴移到减号上,就变成了1+1=2了。”我很得意洋洋说:“怎么样?我厉害吧!”“别高兴太早了”爸爸说到。爸爸又开始摆出一道算式:7-4=2。说:“你要移动一根火柴使这个等式成立”。我很快的看出来了把2的一根移到旁边使2变成3就可以使等式成立了。爸爸笑着说:“不错不错。”接下来爸爸摆出来算式是:3-17=14。我想了想说:“这个和第一道题很像的,就是把7上的一根火柴移到减号上就变成了3+11=14了。”爸爸接着说:“来个有难度的。”于是爸爸摆出了一道7-8=16,“你移动一根使等式成立。”我开始动脑筋了,想了又想,好久才算出来,“把这个8下面的一根移到减号上就变成了7+9=16,还有把6的下面一根移到减号上面就变成了7+8=15了”。今天很高兴和爸爸玩了这个数字游戏。
原来数学也这么有趣啊!
数学日记 篇8
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方法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方法。
——题记
上课之前数学吴老师拿了一个长方体的鱼缸和一块不规则的石头来上课,我们看后很不解,这是数学课,难道还要做实验吗?我们盼望着快点上课,揭开谜底。
“叮零零,叮零零”上课铃响了。我们好奇地端坐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老师。只见吴老师拿起一块石头说:“同学们,你们看,这里有一块石头,它是不规则物体,它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锥体不一样,不能用公式求出它的'体积,想一想,它的体积应该怎么计算呢?”
是呀,应该怎么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我们正在思考时,吴老师说,现在我们就来做这个试验。说着,老师把手里的那块不规则的石头放入盛水的鱼缸中,然后问我们:“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呢?”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水升高了!”然后吴老师用红色粉笔在水位升高处画上记号,再把石头拿出来,又用粉笔画了一个记号。然后吴老师又问我们:“水位为什么会升高呢?”我们大声地回答:“因为石块占有一定的空间。”“对!你们再想想,这样再来求不规则石块的体积是不是就简单了?”
我们恍然大悟,吴老师用鱼缸和石头是想用转换的方式让我们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把石块放入水中,水升高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吴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如果用直述计算方法反而很枯燥无味,老师用了课堂小实验法,不仅生动有趣,更重要调动了大家积极思维、浓厚学习的兴趣。大家在快乐中学到了新知识,掌握了计算不规则物体课的“简便方法”——转换法。
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题目是用转化的方法来计算的,如平等四边形的面积是用长方体的面积公式来计算的;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用分数的性质化成同分母分数的……生活中可以用转化的方法做的题目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你们还总结出了哪些呢?
数学日记 篇9
暑假,妈妈带我去上海看世博会。妈妈告诉我:“我们晚上8:10坐火车从九江出发,明天中午12:10到达上海。而阿姨过年的时候开小汽车回九江,她是早上8:00出发,当天下午4:00到家。你知道是火车的速度快还是汽车的速度快吗?”
我好不犹豫地说:“要知道火车与汽车哪个速度快,也就是要求它们各自的速度。要求速度就必须知道距离及时间,九江到上海的距离是多少呢?”妈妈轻微地摇了摇头说:“九江与上海的'距离是952公里。”“我知道了。先求出火车在晚上跑的时间:12:10-8:10=4(时),火车总共用时:4+12=16(时),火车的速度=952÷16≈60(公里/小时)
下午4:00=16:00汽车用的时间:16:00-8:00=8(时)
汽车速度=952÷8=119(公里/小时)因为119>60,所以汽车的速度快于火车。妈妈,我回答得完美吧?!”
妈妈说:“你最后的结果是对的,但你没有认真分析题目,只是机械地套用公式。在做题目、考虑问题时,我们应该全面地考虑所有的已知条件,开拓思路。像刚才的问题,其实就是距离一样,时间长的,速度就慢,也就是说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大,商就越小。火车用的时间长,速度就慢,而汽车用时短,速度就快。”
我听了茅塞顿开。
数学日记 篇10
数学这门学科对我来说有点难,所以我对数学的兴趣也就不高,成绩也就一般般。平时考试的时候,一道题都要想大半天,连脑子都想“爆”了,几乎没有一点多余的时间,而考完试之后呢,倍受折磨的我脸红得像醉了酒。有时候严重起来了可就更惨。
就拿上学期的数学期末考来说吧!那天我考完试后走出教室,同学一看见我就说:“你脸怎么这么红啊?”我回答说:“是吗?大概是考试考了太紧张吧!”然后,我赶紧跑下楼,走到水龙头前,冲了一下脸,使头脑可以清醒一点点。
冲完脸之后,我就往自己班里走,走到班级门口,“咣当”一声,我的头撞到了门上,这下可真的'把我给撞醒了,原来那门是半开半关着的,我光顾着往里走,所以就撞上了。我撞了门上后,全班哄堂大笑,老师也笑着说:“你走路想着哪儿啊!连门关着都不知道。”我也挠了挠头回答说:“我刚才走路时还在想着刚才考试的题目,所以,走着做着就走神了!”
天生不是学数学的料的我考完试后会被同学笑,老师会提醒我说:“以后要注意啊!不要弄得如此夸张。”父母则对我说:“看你这么累,带你出去补习一下吧。”我自己也希望以后不要再出这种难堪的事了。
数学日记 篇11
我们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为,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得到数学的原型,我们学生粥时的身边蕴藏着许多熟悉的数学知识,比如说,上街买东西时要用到加减法,装潢新房屋时,总是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是从生活中产生的,那些可都是数学的“活“教材呀!
以前,同学们学数学知识都是生搬硬套,直接把那些知识从书本上搬到脑子里,很少会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可是现在跟以前可大不相同,同学们都学会了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例如,我有一次到同学家去玩,可同学独自一人在家,大清早的,我们都饿了,于是,同学跑进厨房,自己开始做早饭了。一开始,那个同学先把米淘好放进锅里,然后开始煮粥。再利用煮粥的时间来烙三张饼,他先把第一张和第二张饼放进锅内。一分钟后,他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过来。再烙一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他取出来,把第二张饼的反面放进锅里,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只需要三分钟,三张饼就烙好了,煮粥的剩余时间他就可以做些别的菜了。如果,他在煮不去做别的事,那他不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吗?那他不亏大了呀!所以说,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数学中的奥秘,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吧!
数学日记 篇12
5月20日星期三阴
“一只蜗牛从北京爬到上海,只用了3分钟,为什么?”这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答案是“蜗牛在地图上爬。”北京到上海那么远,在地图上为什么又距离那么近呢?
原来,这是“比例尺”搞的鬼,在地图上把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缩小了,缩小了多少倍,就可以用“比例尺”表示。
我在家里的中图地图上,找到了“1:6 000 000”的比例尺,下面还画了一段线段图,写着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60千米。我和妈妈查了资料,“:”叫比号,比号前面的是图上距离,后面的是实际距离。 一般都要把图上距离化“1”。 为什么会有6 000 000这么大的'数呢?是因为单位要统一,1表示1厘米,那么实际距离6 000 000表示6 000 000厘米,然后再化成常用的单位60千米。这可真是涨知识了啊!
还有哪里会有比例尺呢?我看看家里的世界地图,又发现了“1:33 000 000”的比例尺,我试着在草稿本把33 000 000厘米化成千米,是330千米,也就是说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30千米,比中国地图上表示的距离还远呢!我想是因为世界太大了,在地图上才要把实际距离缩得更小吧!
妈妈问我:“地图上的比例尺都是把实际距离缩小了,那会不会有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的时候呢?”我脑海里马上冒出了“放大镜”,放大镜就是把实际距离扩大了。那么扩大了100倍,比例尺该怎么表示呢?妈妈告诉我:比例尺总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噢,那我知道了,这个比例尺应该是100:1”。“对!”妈妈给了我一个大拇指。那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扩大的比例尺呢?我想了想,画一些非常精细的小零件的图纸,我们就需要把它的实际距离按比例尺扩大。
再想想:哪里还会有“比例尺”呢?对了!我们画学校的平面图,画篮球场、足球场的平面图,都是要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呀!我又想起和美术老师去写生时的那些美景,我不是也要根据远近来确定不同的比例,缩小后搬到我的画本上吗?还有一些小花小草我想将它们的美展现出来,又会放大了画到画本上!
啊……生活中用到的比例尺还真多呀!学好数学可真重要!
数学日记 篇13
今天早上08:40出发,我们和外公、外婆、哥哥一家,一共有
3 +2+3=8(人),去了崇明。我们经过上海长江隧道,全长8.9公里;紧接着经过长江隧道桥,全长10.3公里。隧道和桥共计长8.9+10.3=19.2公里。
11:00到了崇明,我们然后去了高老庄生态园,里面有猪八戒背媳妇的雕像,还有猴子、孔雀、山鸡等动物,还看到了柿子树、以及好多好多的桂花树。
数学日记 篇14
今天我写完数学作业后让爸爸帮我检查,爸爸一边检查作业一边用认真的语气对我说:“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课程,你看你作业本中的直线打的歪歪扭扭的,一点也不美观。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简单的打线方法好吗?”我当时有点期待的同意了。下面就是我和爸爸研究的非常实用的打线方法。
第一步:用直尺量出横格本的宽度为154mm。w286.COm
第二步:用154mm除以2得出77mm。
第三步:在横格本第一条线和最后一条线上各量出77mm,然后各打个点。
第四步:用直尺连接这两个点划一条线。
然后,我的作业本中就出现了一条非常漂亮的'线条。我决定了,明天去学校一定要把这个方法告诉我的同学们,让他们也打出漂亮的直线。
数学日记 篇15
暑假里我学会了现代智力七巧板。七巧板一共有5副,每副有7块组成。妈妈问我这样一共有多少块呢?我是这样算的,在本子上一个一个地加7+7+7+7+7=35。妈妈告诉我可以用刚学的'乘法口诀快速算出来哦!我灵机一动,在心里默默地想和7有关的乘法口诀。“五七三十五”,和我用加法算得答案一样。哇!原来乘法口诀这么方便。妈妈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七巧板可以单副拼,也可以多副拼,可以拼成人、鱼、字、火箭、轮船,还有动物等等。只要肯动脑筋就可以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今天我是一副一副地拼,总共拼了九副。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母女同乐这幅图。瞧!我用长长的直角板和大板拼出了妈妈的身子,就像我被抱在怀里一起哈哈大笑的样子。
现代智力七巧板真有趣,同学们一起来玩吧!
数学日记 篇16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它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生活中处处都用得着数学,因为它可以解决生活很多问题。在我妹妹过生日的时候,就用到了它。星期天中午,我妹妹过十岁生日,来到酒店里,只见有很多人。她请了六个同学、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加上我一共十个人。我们十个人独自在一个包间里,蛋糕上来了,妹妹不知道如何分才公平,因为她担心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大家会生气
这时,我提议:“我们一共十个人,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十份,每人分得的蛋糕占总蛋糕的十分之一,这样就公平了。”
“行是行,但是万一每人十分之一不够吃,那怎么办?”
“那就用另外一种方法,每人按自己的食量,能吃多少就切多少,这样大家就不会有异议了。”
就这样我们分起了蛋糕,我们吃着蛋糕,心里十分开心。生日聚会很快就结束了,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回到了家中。
生日聚会让我知道了数学是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在别人面前有展现自我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