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毕业实习周记

发表时间:2025-05-18

施工员毕业实习周记(系列11篇)。

施工员毕业实习周记 篇1

时光如梭,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周我把项目部经理交给我的任务熟悉了一下:“专业线工”,呵呵,本来觉得放线是个没技术含量的活,但一周的工作让我改变了想法:1放线首先要熟悉图纸;2放线可以熟悉工程的具体流程;3放线可以学习工程进行过程中的技术规范;4放线的工作最 简单也最 容易入门,完成后空闲时间多,可以多学学其他东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知识是个积累的过程,技术员的学习也一样,所以不应该小看放线的工作,应该多从中学习,多看,多问,多想,而且只有把小工作做好,领导才会给咱大工作,嘿嘿第xx周的生活学习就在忙碌而充实中度过了。

施工员毕业实习周记 篇2

第3周

实习内容

本周学习到了一些具体的施工知识,像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时有过一些接触,但又不是很懂的,又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的知识。

混凝土的裂缝原因及处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通过查阅一些资料及网上搜索,我对这个有了些了解,在这里我讲讲我所知道的一些知识。

1.裂缝的原因: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

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

2.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可以使用减水防裂剂。

3.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实习体会

尽管获取的知识是甚微的,但通过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是终身受益的,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践中所学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

施工员毕业实习周记 篇3

第1周

实习内容

第一周实习呢,总的来说也没干什么,也就是熟悉环境之类的。第一次到实习公司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害怕的,毕竟对那里还是比较陌生的,我想想自己胆子也不大,交际能力也不是很好,会不会与人相处不好哦。不过接下来我的顾忌就渐渐消失了。我的师傅和我是同一个地方的人,他人也很好,他说这里的人都很好相处的,教我胆子大点,有机会可以与他们多多交流交流。我觉得也是,实习呢,是锻炼一个人的很好机会,我正好可以趁这次机会多锻炼自己。想想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都是和他们一起相处的,心里说不出的激动。建筑物都是由若干条轴线组成的,其中有一条主轴线,只要定出主轴线的位置就可以根据主轴线定出其他的轴线。

主轴线的测设方法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而定,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

①根据建筑红线测设主轴线,限制建筑物边界位置的界线称为建筑红线,建筑红线一般与道路中心线相平行。

②根据道路中心线测设主轴线。

③根据原有建筑物测设主轴线,这种方法多用在现有建筑群内新建或扩建。

④根据控制点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

建筑场地上已布设有控制点,又知道了拟建建筑物轴线点的坐标,就可以根据控制点测设建筑物主轴线。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原以为实习的日子会比较枯燥的,不过老实说第一周的实习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嘿嘿,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了,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的。

生活并不简单,我们要勇往直前!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只要坚持着,总会有微笑的一天。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实习体会

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施工员毕业实习周记 篇4

这周我就随xx工去了古冶,这里有个工程,他说可以顺便带我去看一下这里一个工程的工地,我当然是求之不得了。

工地上钢筋很多,有些工人正在对钢筋进行处理,也有的楼板上绑扎钢筋,我和xx工说了一下就和带我们来工地的xx工一块去楼板上,我去看了一下工人绑扎钢筋的操作。他们是在筑模,xx工说这些钢筋的绑扎也是特定规定的。我在上建筑概论实践课里也有看过这个,当时没有在意,所以也不大清楚钢筋绑扎的规定。于是我请教xx工细说了一下。

我看到的主要是梁与板的钢筋绑扎。

(1)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xx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xx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3)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

由于天气较热,我们只是看了一会就回去了,不过还是很感谢xx工的讲解。

施工员毕业实习周记 篇5

这周天气太热,经常给浇筑好的板上浇水,因此我总结了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对混凝土的裂缝的影响:

1、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2、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浇注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性。

所以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阶段的养护非常重要,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干硬性混凝土应于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

施工员毕业实习周记 篇6

过了今天,一个礼拜就快过去了。这礼拜我在单位实习的主要任务是看书,熟悉图纸。

真正开始实习我才知道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我现在悔恨自己当初没有认真听讲,只知道个大概,没有去弄懂细节,导致我现在还在看定额和清单计价中。看着办公室的同事在忙忙碌碌之中,而我在一边默默的看着书本,学习本该懂得的知识。

在单位实习的第二周里面我还是没有活做,而定额以及清单计价在昨天已经看完了。师傅见我现在有点基础了吧,就拿出4套同事刚完成的图纸让我看。第看到正式的图纸,心里感觉比较激动,与学校发的教学图纸相比这些很复杂,不但楼层多,而且还不一样,大大的加大了计算工程量的难度。在剩余的几天里,我打算好好的看图纸,来为以后的计算工程量打下良好的基础。w286.CoM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虽然知道意思,但从来没有在意过。现在我好好好的学习,努力工作,不希望在未来留下遗憾。加油!

施工员毕业实习周记 篇7

这周学习到了后浇带的有关简单知识:在通常情况下,当砌筑墙体长度超过40-60m时,按规范要求应设置贯通的后浇施工缝。当地面有建筑时,后浇带的设置应该根据地面建筑的要求确定,预留宽度为800-1000mm。后浇带宜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天后,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配合比应该由试验确定,强度需高于两侧混凝土一个等级。因为,后浇带留置的时间比较长,积存的建筑垃圾、杂物比较多,所以,必须要专门安排人员负责清理干净。施工前,将接缝处的砼凿毛,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并刷水泥浆。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加以覆盖并浇水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施工员毕业实习周记 篇8

第一周很快就过去了,对施工员的工作有了大体的了解,上周已经介绍了标准层的大致流程,这周就介绍一些施工员所用到的几种仪器。放线要用到几种仪器,我所见到过的有垂准仪、电子经纬仪和水准仪。垂准仪,是利用一条与视准轴重合的可见激光产生一条向上的铅垂线,用于测量相对铅垂线的微小偏差以及进行铅垂线的定位传递。垂准仪主要用在高程建筑上,一般在每个楼层中间预留一个小孔,将控制点引到楼下,架设垂准仪,严格整平,打开激光,这样在楼层上面方便建站及放线。

电子经纬仪在工地上一般是利用它的90°旋转,这样可以比较精确的画出两条垂直的线。

水准仪是一种比较简单的仪器,用的也比较多,尤其是在做基础阶段,基槽开挖的时候,要经常用水准仪来找标高,来检测工人挖的深度符合不符合标准。

另外,在做基础的时候还要用到一种很重要的仪器,叫全站仪。这个仪器在学校没见到过,它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桩基础的位置,底层控制点的坐标也是由它来确定的,所以说这个仪器对一栋建筑物来说是很重要的,要求很精确。

施工员主要就使用这几种仪器,要做好施工员,这些仪器一定要能熟练使用。

施工员毕业实习周记 篇9

第4周

实习内容

梁板钢筋的布置和绑扎。

对于钢筋工程来说放梁筋是个比较难的施工过程。虽然你可以说其实都是好简单的东西,有力气就可以。但是事实上不是有蛮力就可以的。梁筋在模板上绑扎好后的重量就会变得好大,你需要将其放到相应的位置后必须要均匀的,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同时用力才能把梁筋放到相应的位置。并保证其上的箍筋和梁主筋等各种钢筋之间的相互位置不发生超过规范的要求。在上午的放梁筋过后恰好有个转角处的梁筋发生了过大的移动、其上的箍筋发生了转动,而不得不提起来重新绑扎。在放梁筋的时候,还要注意对预埋件的保护,甚至有时侯出现难于放置的情况。你就必须做出合理的调整。

板筋的布置一般先根据图纸的规定用粉笔将其距离与大小标注在板上,再由工人将钢筋布置到相应的位置。底筋须做到长筋在上短筋在下,两端必须伸入墙体或梁的相应位置,以保证起锚固受力。在施工过程中,我发现小部分底筋的长短方向调换。当时我想把它调整过来,但是因为施工秩序的原因,要调整必须大面积的返工,于是不做调整。

在板筋布置之前先把梁的钢筋绑扎完成,并用工具将其安置到梁模板中,梁的箍筋要求绑扎稳固,间距也很严格在两端较密(受到的剪力比较大),中间的比较梳,而且数量上也有明确的规定。在施工过程出现箍筋出现偏移的时候必须调整,有时候甚至要把梁提起来重新绑扎。为了保证梁的受力筋、腰筋、架立筋间的相互位置,以及保证保护层的厚度,通常要加焊一些辅助的钢筋条。

实习体会

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的努力总会有回报的,我相信这样坚持下去,我会学的更多,知道的更多!

施工员毕业实习周记 篇10

上午和xx工程师去施工工地进行实地考察。xx工程师说,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前,一定要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千万不能想当然地闭门造车。只有详细了解了现场的具体情况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才有针对性,也才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临行前,xx工程师要我了解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1现场供电情况(线路、容量等);

2现场供水、排水情况(线路、容量等);

3现场道路畅通情况;

4现场可供利用的建筑物情况;

5现场已有地下管线情况;

6现场周围城市测量控制点情况等。

xx工程师说,如果是外地工地,还应了解当地施工期间的气温、降雨量、风力、风向以及地震烈度、地方资源、地方交通运输、地方施工协作单位以及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建筑市场的管理文件等。

施工员毕业实习周记 篇11

在这一周里,我开始对照别人的工程量计算稿看图纸,开始以为作为一个大学生看懂个计算稿很简单,但是真正的开始看我就知道错了。刚开始看建筑面积的时候,一直多不知道他的一些数字是怎么得来的,后来去问师傅才知道,原来我还没有弄懂计算规则,因此对这些数字一片茫然。之后的几天我一边看计算规则一边看图纸再看计算稿,感觉这个礼拜的收获很大。直到今天我看到了砌体工程这部分。我打算在这个礼拜看完混凝土工程。下礼拜搞懂混凝土工程不懂的地方。

现在的我已经渐渐的开始融入这个单位了,开始觉得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了,不再认为自己还是个实习生了。好好努力,继续看图,努力!

本文网址://www.w286.com/rijidaquan/55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