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勇敢的句子

发表时间:2025-05-08

道德经中勇敢的句子(必备74句)。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吧,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那什么样的句子才具有启发意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道德经》好句摘抄74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3、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经典语录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经》

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ile/我只有在工作得很久而还不停歇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的精神轻快,也觉得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理由。契诃夫

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8、当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而在《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

10、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1、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3、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4、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5、大道不被衡量,辩论不被说。

16、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7、当人类隔阂泯除,海成为一家时,《道德经》将是一本家传户诵的书。——蒲克明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1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0、尊敬老人,虐待老人,抛弃老人可耻。

2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2、名也,相也;知者必胜。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

2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2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27、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28、心不在焉、瞎了眼、聋了眼、食而不知其味。

2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老子.道德经》

3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3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32、面对壮族是尊重,孝道和善良是忠诚,善良和教导是不可劝的。

33、世界上最仁慈的人是他最近的亲人。

34、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明太祖(-年在位)《御注道德经》

3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6、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7、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40、(作者简介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41、《道德经》说“圣人处上而民不重,民乐推之而不厌。”

4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43、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5、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武者小路实笃

4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47、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4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月日名言)——《道德经》第十八章

4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50、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5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5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3、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5、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5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57、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58、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5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论断是天地不仁,那么天地为什么不仁? 胡适认为天地不仁含有天地不与人同性的意思,老子打破了古代天人同类的谬说,立下自然主义。老子谈天地并没有完全斩断和人的关系,这地方的天地也是道,不能离开道谈人。

60、典出春秋老子《道德经第章》

61、生命虽长,知识却绵长。

6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63、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64、水的体积不厚,负舟也无能为力。

6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6、离校数载,师恩永记心。教书似严父,育人胜母亲,扎我知识根,传我道德经。迈上人生路,登上成功门,饮水应思源,做人不忘本。敬祝恩师年年行好运!

67、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68、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6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70、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7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7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7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74、如果你贫穷,你可以独自生活;如果你成功,你可以帮助整个世界。

本文网址://www.w286.com/youmeijuz/53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