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日记网

年轻人的议论文

发表时间:2023-05-16

[荐]年轻人的议论文。

写好作文对每个学生来说很重要,通过写作文可以释放我们的学习压力。写好一篇作文能帮助我们提高文化素养。以下内容“年轻人的议论文”是由迷你日记网小编给您提供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年轻人的议论文 篇1

“唉!人老了,日子真不好过啊!”谁在叹气?哦,原来是白发苍苍的老国王在说话呢。国王上了年纪,但他却有一个美丽动人的公主。公主酷爱数学,整天就爱写写画画,不问别的事情,眼看到了出嫁的年龄,她一点也不着急,倒是愁怀了老国王。怎样给公主找一位合适的驸马呢?国王的心腹大臣对国王说:“陛下,既然公主那么爱数学,那么她肯定也会喜欢爱数学的人,您何不让全国爱好数学的年轻人来个比赛,由公主出题,最后胜出的那人就选他做驸马,如何?”国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对全国发布了这个消息。

全国热爱数学的青年才俊一听到这个消息,个个热血沸腾,纷纷报名参加。经过层层选拔,冲到最后一关的只有三个人。决赛这一天,皇宫外面围满了人,公主亲自担任主考,气氛非常紧张。公主开始出题:“皇宫门前有两个侍卫,他们一人站一边,每30秒换一次位置(来回走),从下午5时到5时10分,门前的侍卫换了多少次?”三个人开始认真思考,忽然甲脱口而出:“20次。”丙也跟着附和,只有乙还在皱着眉头思考着。公主笑而不答,在等乙的答案呢。

乙终于眉头舒展,大声说:“20或者21次都有可能。”现场一片哗然,为什么会有两种答案呢。只听乙不慌不忙的说:“是两种都有可能,第一种是5时的时候,他们刚好开始转换,那就是21次,第二种是5时的时候,一个人已经走向另一边了,那就是20次。”大家一听,纷纷赞扬乙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并把掌声献给了他。公主把赞赏的目光投向乙,高声宣布乙是获胜者,并招他为驸马,从此,他们两人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年轻人的议论文 篇2

人人慨叹蜗居难求,曹仁超觉得最可悲的是,香港人最大的愿望竟然是买楼收租,包括大学生。「即使好运或者凭父荫,25岁前储到首期,开始供款,供到45岁为止,到时都不用想创业了。所以我经常寄语年轻人,不要让500尺绑住你的青春。」

靠收租的社会难有前途

香港地少人多,寸金尺土,是每个小孩都知道的事实,但这是否正常?曹仁超提出疑问:「中国人的经济,到了某个阶段,往往人人寻租,统统做收租佬。从经济学来说,收租是对整个经济最没有帮助的行业。今时今日我们以香港有李嘉诚、李兆基为荣,真是贻笑大方,笑死鬼佬!我真要批评一下,这30多年来他们的建楼技术有进步过吗?外国的预製房屋、倒模式技术,香港都没有。房地产商这些年来毫无技术创新,最擅长就是赚地价(asset inflation) 。」

以曹仁超的专业来看,整个 asset inflation 始于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鈎,至2014年10月随QE3完结。「因此将来若还想赚地价,这个方向我是会担心的。可以见到现在上市地产股的市值是低过 NAV(net asset value)30%或以上,亦即股票市场告诉你,他已不是成长的行业,而是衰老中的,只是还未浮面。」

本港经济转型一事无成

与此同时,80年代美国的科技创新潮,目前仍未见于香港,香港的经济转型步伐相当缓慢。「那时我批评过董建华搞出来的科技园,由2001年至今,毫无科技可言。那时候有一间公司来香港想要土地发展晶片,但晶片技术是台湾的,机器是 Intel 不要的,来香港干什麽?最后他们去了上海,搞得损失惨重。所以说,你不要找二流人才、三流技术去发展高科技。」踏入二十一世纪,一流人才的要求不只是丰富的知识及经验,而且更要懂得与时并进,在这一方面,年轻一代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对科技的熟练令他们佔了很大优势。

事实上,现今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网络巨头 Facebook 的创办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只是刚刚30岁,可见这是年轻人的'时代。但曹仁超一想到香港的新一代就不禁问一句:「Where is the angel?外国有所谓 angel funds(天使基金),你有主意,去申请,大部分都愿意给你一、二百万美元去尝试,成功的话再注资,协助管理,加快成长。因此这些新公司可以10年、15年后才赚钱,Facebook、Twitter 等很多都是靠他们创立的。但香港没有天使的,只有魔鬼,大地产商即使赚千多二千亿,都不愿意拨一点钱帮助年轻人创业。可以说,直到现在香港的理念仍是赚到尽。叫年轻人搞高科技,我只会问:钱从何来?」

1976年,苹果公司创办人之一乔布斯在自己家中的车房,製造出世界最早的商业化个人电脑Apple I。曹仁超指出香港连这样的机会也没有:「莫说车房,只是一个车位,都是用来炒的,不是用来让年轻人创业的。」他认为年轻人应该得到更多鼓励,而且100间创业的公司中,只要当中5%成功,已经足以改变世界。

今日局面政府难辞其咎

本港由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逐步实施免费教育,发展至今,教育已普及年轻一辈,当中不乏人才,为什麽香港不会出现一个 Google 或 Facebook?「在美国,人人都会说 I have a dream,他们的 dream 是 innovation,是创造苹果电脑、Google;而香港人的 dream 就是买楼。整个社会都只想买楼,不鼓励 innovation,包括《信报》。那时我跟林生说创新,他说现在已经很好,不用搞。因为《信报》成功了,所以不用搞。因为香港地产商成功了,所以也不用搞。结果是成功带来失败,因为地产商太成功、太能赚钱,致令很多企业都失败了。而他们佔据着大部分资源,他们不搞,香港没有剩馀的资源可以搞创新。当整个社会都向房地产看时,如何会有创新?而造成这个现象,香港政府难辞其咎。」

在如此社会氛围下,人人慨叹蜗居难求,曹仁超觉得最可悲的是,香港人最大的愿望竟然是买楼收租,包括大学生。「即使好运或者凭父荫,25岁前储到首期,开始供款,供到45岁为止,到时都不用想创业了。所以我经常寄语年轻人,不要让500尺绑住你的青春。」

年轻人,不要让500尺绑住你的青春

八十年代香港经济起飞,由1984至1997年间,楼价升近20倍;但由香港回归中国开始,在「八万五」和SARS的影响下,楼价从1998年一直跌到2003年,跌幅超过五成。那可能是仅馀的买楼时机,因为在2002年尾,时任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孙明扬推出俗称「孙九招」的稳定楼市措施,曹仁超对此并不看好:「我早就跟孙明扬说,你一出这招就会累垮香港,现在证明我当时是对的。由2003年至今,无论什麽投资都跑不赢楼价。就好像回到1985年的时候,我在《信报》写专栏的时候,那时我说饭可以不食,楼不可以不供。原因是《中英联合声明》里的一句——每年卖地50公顷。当时用如此挤牙膏的方式卖地,全港一同排队刷牙,楼价怎会不升?结果由1985年到1997年,香港楼价由650元一尺升到12000元一尺,这就是伟大祖国对香港的贡献。」

楼价暴涨,除了是由于经济起飞,带动需求上升,更是因为供应被牢牢限制着。「多亏董生的『八万五』,楼价才回落,原本大家辛苦一点就没事,无故来个『孙九招』,就是挤第二次牙膏。所以现在社会责怪梁振英,我说,问题根本是前朝留下来的,而得益的只有小部分既得利益阶层。」

制度鼓励不劳而获

2006年8月,《信报》创办人林行止及其夫人骆友梅与商人李泽楷达成协议,由李泽楷控制的离岸公司 Clermont Media Ltd. 以3,500万美元购入《信报》大部分股份。2014年9月,《信报》网站证实,林氏夫妇将持有的《信报》剩馀股权全数售予 Clermont Media Ltd.,同为创办人之一的曹仁超笑言:「我大辈子心机投放在《信报》,(这些剩馀股权)才值千多万,但我住的房子都已升至3000多万。早知就不做《信报》,将钱用来买楼就行,不用捱!」他形容社会制度不合理:「现在香港的制度是在鼓励不劳而获,同时惩罚那些很努力去创业、创新的人,然后我们反而指责年轻人没有创新精神,只顾买楼。根本是环境促成,大人教坏细路!」

对于去年发生的佔中,曹仁超又如何看?「佔中除了影响部分零售业、饮食业及酒店业外,接近无影响,不要将责任推卸给年轻人。大家之前预期楼价会因而大跌,这些都没有发生,佔中之后楼价反而上升了。」他同情学生,但认为运动的效益有限:「改变不到大趋势。」

曹仁超介绍

原名曹志明,长期任职《信报》,主管投资分析部。每周一至周六于《信报》撰写「投资者日记」逾30年,是该报最受欢迎的作者之一,亦是香港其中一位最权威的投资评论家。先后担任信报财经新闻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顾问,现为中国高增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1974年前,曹氏在金融投资公司任职投资顾问,从事证券分析。近年出任多项公职,包括证监会投资者教育谘询委员会成员、香港大学学生会投资学会谘询委员、香港科技大学财务学系学生会谘询委员、岭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谘询委员、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财务投资文凭课程谘询委员等。出版畅销书籍包括《论势》、《论战》、《论性》、《非富不可:给年轻人的投资忠告》等多册。

年轻人的议论文 篇3

“一个落后瘦小的小机器人亚当在挑战当前最高端最强大从无败绩的机器人宙斯,屡败屡战,从不退缩,毫无畏惧,奋勇向前与那不可能战胜的对手在厮杀,被打倒了就继续站起来,挨了一拳还击一拳,最终真正战胜了那位不可能战胜的对手,创造了一个新的传奇。”

这是今天无意中看到的一个电影《铁甲钢拳》,看完后那种永不言败永不放弃敢于挑战权威挑战那些不可能的精神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看看窗外,商贩依旧在老地方卖着从未更新过的商品,人们提着菜篮子依旧穿梭在这条马路,篮子里的菜品依旧是那些。远处未完工的楼盘依旧在继续建设,那些跟风买房多年的人不久应该就能开始争夺这里的房子了,公交车依旧穿梭在每天走过无数遍的公交线路上,而我呢,依旧在循环着上班、周末、上班。

我们是否应该做出一些改变,不是那种为了改变而去做的改变,而是追究自己理想的生活,追究自己想要的东西呢?可能我们的人性中本来就有一种东西让我们安于现状,这也可能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有的时候真的想就这样过算了,看看书,上上班,陪陪家人,挣的钱虽不多,但已经足够生存下去,就算旅行也没多大问题,大抵可以就这么悠闲安逸的过下去。但是每每遇到或看到那种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事情,心情就没有办法平静下来,觉得那才是人生的意义,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难道真的就这样平庸的过下去吗?试想一下,这样安逸的过下去,到我临终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会是什么感受呢?会满意吗?会后悔一些想做的事情却没去做吗?我想我的回答应该是后者,我一直觉得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就像是我们的人生是爬一座山,山头是我们的终点。虽然我们的终点都是一样的,我们都将回归大自然,死亡,没有意识,没有知觉,更不会再有行动,这个躯壳会在高温下化为灰烬,什么也带不走,就那么轻轻的来,又轻轻的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但如果我们在那通向终点的旅程中能多看些风景,体会更多的感受,我们是不是就算赚到了呢,比那些选择安逸平庸道路的人我们是不是更有意义呢?我想,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的真正有意义的。

这也可能是我每次爬山都会选择不同的道路去山顶的根本原因吧,我不确定,但我想我的心知道。

看看三国时代的曹操刘备,为国家开疆扩土的进取精神,再想想现在的马云王石在他们自己的事业版图上的远见卓识,再看看身边那些拎起背包想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人们,我们怎么能安于眼前的柴米油盐,可以生存就算可以了吗?可以生活的不错就算可以了吗?人生是为了生存下去?人生就是为了有车有房?我想应该不是,是时候想想我们的理想了,是时候想想我们那些想做但是没有去做的事情了,难道等到我们老了再去想吗?等到腿脚大脑不听使唤的时候再去后悔吗?后悔自己没有去做,那个时候只有一种结果,就是做过的就是做过了,没做过的绝对也做不成了,那趁我们现在年轻,有什么理由我们不去做呢?

现在可能是一个转折点吧,因为之前一直在为生计忙碌,为父母家庭摆脱贫困状态而努力,四年的奋斗终于让压在父母身上多年的担子减轻甚至消失了,让他们不再为生活重担而操心受累了,自己也开始奔向小康的道路上。难免有些小知足,小安逸,可是这毕竟是一个很低的阶段,我以及家庭只是刚刚摆脱了贫困而已。相比起那些伟大的有理想的人这些连相比的资格都没有,连起跑线都还没到呢。如果现在就开始安逸,那我的一生就注定要平庸下去,没有色彩、没有掌声、没有认同,最起码自己的追求和理想都还没有实现,何敢说自己是幸福的。

还是得对自己说,年轻人,现在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开始奔向自己理想与追求的开始,现在行动还不晚,未来你将会变老,将会腿脚大脑不灵活,将会化为一团灰烬,什么也带不走,什么也留不下,只能是在自己失去知觉和意识的前一瞬间,看看自己一生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是精彩就像好电影一样有无数个精彩镜头还是就一个单调的吃饭的画面,我想还是精彩点好一些。

初中完了两年,到了初三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应该考上高中,于是开始了学习到凌晨的日子;高中毕业后没有人生理想更没有方向的进入了社会,虚度一年后决心要做点事情的时候开始了学习能学到晕倒的境地,那些困难和别人的嘲笑换来的是不断的学习,换来的是20岁参加工作,22岁月薪过万,24岁帮家里解决房子以及家里孩子包括自己的终身大事,让父母没有了负担。

这跟那些伟大的人和那些伟大的事情只不过是皓月光辉下的一点萤火,但是我实现了我四年前想要的家庭幸福,接下来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是一个追求自己理想的新开始。现在就行动。

对了,还有一个但是,就是我现在才二十四岁,虽然我还没做出什么伟大的事业,但我还有那些伟大的人没有的时间。

我想对自己说,年轻人,继续前进吧,继续书写属于你自己的传奇,不要停下来。

上天也许注定我将会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我想可能是,谁知道我走到三十岁的时候又是怎样的一道风景呢。

是秋风萧瑟还是硕果累累呢?我不知道,但我会继续努力前进。

勤奋+谦虚的年轻人是无敌的 年轻人,别再眼高手低… 献给还没有定下来的年轻人

年轻人的议论文 篇4

现在大多数家庭中都只有那么一个孩子,他们都被爸妈们看作是精美易碎的玻璃制品平时碰都不能碰,上了学,看着老师严加管教小孩又心痛,所以一些孩子被父母娇宠贯了,就不好好学习,等着长大了,父母给他们出那些父母用血汗换来的钱买个大学上,但是这些出钱买的学校上的安心吗?那如果家中经济条件不好的呢?那不是只有靠干体力活、乞讨、当街头混混干些比如偷东西、抢钱这些犯法的事。有的孩子成绩有一点儿下滑就会自暴自弃和那些坏青年混在一起学坏他们会做一些不良行为:不尊重老人、欺负弱小、染头发、做坏事、打架这样不仅没知识更没有好的品德、素质。

唉!现在的年轻人呀,个个都出口成脏,不讲道理。记得那一次,天气好得不得了,我和妈妈正要去亲戚家串门,我们看见一位白发苍苍衣衫褴褛的老爷爷正向前吃力的骑着三轮车,呼呼呼后面来了一辆摩托车上面坐着一个小伙子,戴着墨镜,只穿了一件衬衫和一件薄薄的外衣,酷还是挺酷的,但这毕竟是冬天呀!真的是要风度不要温度呀!他那辆车就像一匹脱了缰绳的野马疯狂的向前冲过来。正好在十字路口,那辆摩托车不但没减速,也没开转向灯,看见前面有老人在骑车也没按喇叭,老人不知后面有车辆,于是并向左拐弯,那个年轻人正好得向右拐,眼看就要撞上了,只见那个年轻人把刹车一点,再来了个360度大转弯,又向前驶去。口中一句话脱口而出:妈的,老不死的臭老头子,你找死呀!那个老爷爷只好走了。

年轻人的议论文 篇5

现在网上的流行语“赞”已经被我和大家熟知,“赞”是对一个人做了令人觉得对的事,而对他的评价。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事。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了淄博玩儿,我们在坐公交车时,有一个老爷爷上了车,当时车上已经没有座位了,车上都是年轻人,有的在那里玩手机,有的在听音乐,装作没有看见老爷爷,当时我看见这个场景,没有一个人为老爷爷让座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我就站起来跟老爷爷说:“爷爷你坐吧,我不坐了。”老爷爷说:“你坐吧。”我说:“我不坐了,老爷爷还是你坐吧。”老爷爷脸上露出了笑容就坐下了,爷爷坐下后,对我很亲切,和我说说笑笑的,旁边的年轻人都嘲笑我,说我傻,可我不这么认为,我看了看妈妈,妈妈对哦我微笑,对我的做法表示认同。

此刻我在想: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就是孝敬老人吗?可是现在的人连给老人让座都不让,更不要说孝敬老人了。他们都不孝敬别的老人,那他一定不会孝敬自己的父母。连我一个小孩都懂的道理,他们那些你比我大的年轻人难道不懂吗?让座是一个多么简单而有意义的事,现在却变得那么艰难而搞笑的事。同学们记住一句话:如果你连老人都不孝敬的话,何况是你的父母呢?那这样的人一定会是一个失败的人。

我们该到站了,该下车了,老爷爷对我们还恋恋不舍,而那些年轻人还在嘲笑我。同学们上我们继续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吧,让门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感染我们身边的人吧!这一天我做了一件这么有意义的事,我为自己点个赞!同学们你也为我点个赞吧。

年轻人的议论文 篇6

由于这一个月来比平时多加了一个“科目”――跑步,一双新鞋的鞋跟已经磨偏了。正赶上星期天逛市场,我便来到了一个鞋铺修鞋。

鞋匠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大哥哥,他正坐在那里埋头看一本厚厚的书。我以为是通俗小说什么的,仔细一看,竟然是一本外语书,我不由诧异地打量起他来:穿着一件满是补丁的军用迷彩服,一双落满了灰尘的回力鞋也已经走样了,虽然很年轻,但是头上似乎已有了一些白发。他看书是那么入神,我站了好一会儿,他都没有感觉到,我就叫了声:“哎,大哥哥,能修鞋吗?”他这才一愣,忙放下书搭话说:“能!能!能!来,把鞋脱下来让我看看。”我边脱鞋边对他说:“这鞋底磨偏了,粘一下就行。”他接过鞋打量了一番笑着说:“这鞋磨得这么厉害,你一定很淘气。”我不好意思地笑笑。

他开始修鞋了,他先把鞋放在鞋桩上,取了一大块黑皮子,放在磨损的鞋底上比了比,然后拿出剪刀开始铰皮子。这时我看到了他的手,虽说他年龄不大,但那双手已经很是粗糙不堪了。他很快铰好皮子,又取出一瓶所剩不多的大力胶,费劲地挤出一些胶水,倒在那块皮子上,用一块小木片把胶抹匀,然后放在一边晾着,接着,他又拿出锉刀把鞋跟偏了的地方磨了磨。等磨起了毛,也抹上胶水,稍稍干后,再把刚才晾着的胶皮往上一按,又用小锤子锤了几下,皮子便牢牢地粘在鞋跟上了。这时他拿出一把割皮刀,把露在鞋外边的皮子小心翼翼地割了下来。

两只鞋很快修好了,把鞋穿在脚上,感觉像新买的一样舒适。我问:“多少钱?”他说:“给两块吧。”边说边放下了补鞋的围裙。我拿出一张十块的票子给他,他在兜里翻了半天,又把钱塞在我手里说:“小弟弟,我今天没有零钱找你,下回来一起再算吧!”我回答:“那怎么行?要是下次遇不着呢?”他一笑说:“没事,我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这!”说着,又捧起那本书看了起来。

回到家后,本来想立即把钱送去,但有事耽误了,也便忘了,几个月过去了,我的鞋又裂线了,这时我又想起了大哥哥和欠他的两元钱。我特意去找他,可原来的鞋铺已经空荡荡了。我问了问旁边卖瓜子的老爷爷才得知,原来那位大哥哥上高中时因家里贫穷,他便一边补鞋一边学习,苦战了两年,考上大学了。

我拿出已准备的两元钱,仿佛又看到那位大哥哥,他的一双粗糙的大手,他坐在那里埋头看书的身影……

年轻人的议论文 篇7

我失业了,附着疲惫的躯体在家睡了三天三夜。最终决定去母校走走,找回学生时代的自信。然而没想到,在校园里竟然遇到了他——当年卖水饺的年轻人。

读大学时,晚上回寝室之前,总喜欢到校外路边的水饺板车上买上二两水饺。记忆中,水饺有三种馅:韭菜馅、芹菜馅和大白菜馅。卖水饺的是一个年轻人,叫刘文,年龄与我相仿。

一个深秋的夜晚,雨下得很大,巷子里的行人寥寥无几。我如往常一样,让他为我整二两水饺。水饺刚下锅,身后就传来了恶煞似的叫喊声。我转过头才明白,城管已经把水饺板车包围了。我惊叫道:你怎么不跑啊!他说:你已经付钱了,我不能跑,等水饺熟了再……话音还没有落定,城管就端走了他的锅灶。清楚记得那时他的双眸充满了无助的忧伤。为了表示歉意,我主动帮他收拾残局,并随他去了住所。

霓虹灯孤独地伫立在风雨中,暴雨洗袭下的康馨小区显得格外宁静。他的住所是一间车库,里面黑灯瞎火。我问:怎么就你一个人?他沉默了好久,仿佛明白了我的话外之音。他告诉我,就他一个人,这点活一人能干完。每天早点起床去菜场买菜(韭菜、芹菜和大白菜),白天一个人在家包上一天水饺,就能赶上晚上卖了。

他把我留下,说喝点酒再回学校。我欣然接受。他整了几两水饺,洗了两只酒盅,我们二人对着电瓶灯喝了起来。三盅二锅头下肚,话多了起来。从他的话中得知他是山东人(难怪水饺那么好吃,他是北方人)。他借着酒力跟我讲:“今天我不是怕那帮人,我是因为你付了钱,不……不能跑。前几天,社会上几个混混跟我收‘保护费’,我都把他们赶……赶跑了,我……我怕谁?”

我问他为什么一个人跑出来卖水饺?他跟我讲,他父母本来都是矿工,三年前死于瓦斯爆炸。那年他读高三,老师说矿上出事时他父母没有下井。等高考结束后,回到家中,看到披麻戴孝的弟弟,他明白了一切……料理完丧事,为了供弟弟上学,他就一个人跑出来卖水饺了。听了他的话,我眼里含满泪水,而他的目光充满忧郁,却坚强。我举起酒盅,一干而尽。外面的雨声淅淅沥沥。

我继续问他,你北方人为什么要跑到南方卖水饺?他不作声,只是一味地喝酒。我说,南方人没有北方人喜欢吃水饺,你懂“南橘北枳”吗!他依然沉默,继续喝酒。突然,他号啕大哭起来:我当年考上的学校,就是我现在摆板车卖水饺旁边的学校。

那夜,我醉了,一夜没有回学校。第二天醒来,发现他已经从菜场买菜回来了。我说,今晚还卖水饺吗?他说:肯定卖,这是弟弟上学的来源,不要急,等那帮人上班后,我去罚一下款就能把锅灶要回来。我劝他这样不是办法,还是租个店面吧,保险一点。他笑着对我说,这已经在考虑之中了。临走时,他对我说,他想参加自学考试,请我给点指导。我说,没有问题。

我毕业那天,正好是“刘文水饺店”开张的日子,店面在我们学校对门。他邀我到店里喝酒,就算为我饯行。我们依然喝二锅头。我祝他生意火旺,自考顺利。他高兴地告诉我,他弟弟已经被我们学校录取。说话时,醉眼中洋溢着幸福。

八年过去了,他不再是卖水饺的年轻人,而是文质彬彬的大学教师。遇到他,宛如春风吹过绿野,让我明白困境只是人生的一种际遇,面对困境要告诉自己:坚强总有唯一的结果——成功。

年轻人的议论文 篇8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了,一点也不像我们父母那辈一样每天都是早起早睡,白天有干不完的活儿了,也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一切生活都是那样美好。但这也离不开如今这生活的快速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作息方式的改变。

我有过在农村里和城市里生活的经历,所以我觉得我勤俭节约和勤奋的生活习惯都离不开在农村里生活的那段时间以及家庭的教育。我和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一样,从小就跟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里,跟村里的同龄人玩耍儿。没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只有纯天然的稻草干和泥土,以及随意捡几个石头来玩儿。父母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回来几天就匆匆离开了,见面的次数很少。所以在村里的日子是我最怀念也最难忘的时光,它教会了我如何自立自强。

后来随着父母来城市生活了,逐渐熟悉了这的生活习惯。各种电子设备围绕着我,各种诱惑也随处可见。它们既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也让我了解到了这背后的危害。

但你说现在有多少年轻人不是都带着眼镜的,还不是因为小时候没有控制好玩手机或电脑的时间,让自己的眼睛受到了伤害,不得已才戴上了眼镜。

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有些东西也无形之中摧毁着我们的身体。作为一个年轻人,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