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数据时代观后感(分享2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看哦,写2篇观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互联网时代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数据时代观后感 篇1
最近热播的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中,《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说了一段话:"20世纪的合作模式是企业模式,企业雇佣雇员,人们在同一个屋檐下,为了某个大目标而工作。21世纪的合作模式就没那么正式了,它是关于社群的,有些创意永远不会成为产品,有些社群永远也不会成为公司,但是关键在于,我们现在有了20世纪合作创新模式的替代".
社群是一种颠覆传统的新型生产关系。安德森勾画的未来一定是"中心化"被边缘,"自由组织"取代"结构化".那影响这种关系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有自由开放的互联网精神,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所覆盖的"人性"使然。
脱不花妹妹上周在百度世界CBG(用户消费业务群组)论坛中,谈到罗振宇曾跟她说的一席话:"你看不惯现在90后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你会死的呀。" 张朝阳也曾在互联网大会上提到:"当今的互联网形态是一帮50多岁的CEO领导着40多岁的高管,指挥着30多岁的员工,给十几岁的孩子做产品。"是啊,网络世界俨然已经被他们占据了,与其说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不如说是他们的。
从脸萌到节操精选,再到一茬茬崛起的'90后CEO,70、80后这些"老年"人是该抬头看天了,90后们已经产生了一种破坏式的创新驱动力。百度副总裁王湛同样是在百度世界CBG论坛上对90后的喜好提炼了五个字:"呆萌贱坏怪",概括总结了这样一些调调的东西非常容易在90后群体中流行,受到他们的追捧和欢迎。所以,王湛提出现在做的产品和服务,要想着怎么能够和90后、00后一起愉快的玩耍。怎么样才能和90后一起愉快的玩耍呢?首先要了解他们。于是,在百度世界上,CBG联合百度数据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百度90后洞察报告》。加之笔者钻研社群经济以来,发现90后的一些群体特性和社群经济的模式很切合,姑且从社群和大数据的角度谈一谈90后这个群体。
大数据时代观后感 篇2
前几天利用了2天的业余时间,李站长组织我们观看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通过观看使我受益匪浅,感觉到了差距和落后,通过观看让我大开眼界,让我感觉到了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创新是成功的母亲,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21世纪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着眼于未来,让我们更加了解到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对于进入到网络社会的广大网民来说,该片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理性地认识到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一场社会变革,它将引领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该片对互联网从诞生到全面系统发展进行深度解析,对互联网带来的各方面变化进行清晰梳理,对互联网改变未来的情况进行全景描述。所有这些让我深深感触,充实了我过去对互联网浅薄的'认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实现了我们过去所不能实现的许多事情,互联网可以解决互联网面对面的问题,互联网可以凝聚美好,凝聚善点,把全球的你、我、他进行连接。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很多传统的经营和思维模式,创造出一个个新的经济的增长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成就了一个双十一,成就了一个个马云式的人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它自身所蕴含的无限资源和潜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小米"这个2013年才开始出现的新名称,以他极快的市场占有量占据着中国手机的市场份额,"小米"利用了互联网的作用,在真正构建一种互联网思维要概念与树立起这种观念,"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真正的人性化的出发点,真正做到了互联网时代的引领者。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真正的把我们从现实社会向虚拟世界移民,试想一下,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学校不再拥有,图书馆不再拥有,医院不再拥有,超市、商场不再拥有,而我们车站售票、检票不再拥有,一切的一切互联网都可以搞定,旅客在家里就可以实时掌握我站的班次线路,我们在家就能掌握某班车现在的位置旅客上车需要的根本就不是一张客票,而换成了一串数字或者一个符号,这些的实现,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