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水果日记左右

发表时间:2025-09-14

买水果日记200字左右(集锦八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作文已成为我们熟悉的任务之一。写作文可以帮助我们培养独处的习惯,让心灵得到平静,从而更清晰地思考未来的方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0字左右的买水果日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买水果日记200字左右 ⍟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水果超市买东西。

一来到水果超市,一阵阵水果香味扑鼻而来。走进一看,有像“月亮”一样弯弯的香蕉,有像“脸蛋”一样又红又圆的.苹果,有像“大汤圆”一样的枣子……还有很多很多。真是无穷不有啊。我们买了青枣、香蕉、橘子,然后付了钱,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 买水果日记200字左右 ⍟

妈妈带我去超市买水果,超市里的水果可真多呀,有很多的水果我还不知道它们的名字呢。

我和妈妈买了几个苹果,咦?那个神秘的`东西是什么?圆圆的用黑黑的纸包着,我走过去,轻轻的拿起一个,小心的把它剥开,哦,原来是梨子呀!

⍟ 买水果日记200字左右 ⍟

今天中午放学后,妈妈带我在学校门口买西瓜。

常听大人说,一些小商小贩缺斤短两,坑人钱财。我一边想一边跟着妈妈转悠,看哪家的西瓜又鲜又便宜。今年菜便宜,西瓜的价格也不高。瓜农们的希望都寄托在西瓜能买一个好价钱,收回成本,多少再有点利润,看来今年没有希望了。

终于,妈妈发现一车好西瓜,瓜的秧还是鲜的,西瓜的个很匀,瓜皮是翠绿色的,上面还有一道道的黑色花纹,品尝一小块,西瓜很甜还有一丝凉意,很爽。卖西瓜的是一位20来岁的叔叔,他高高的`个子,黑幽幽的脸庞,两只细眼透着精明的灵气,穿一身蓝色的衣服。妈妈和叔叔讲好价钱,让叔叔挑一个大个的熟好的西瓜,叔叔抱着西瓜轻轻地放在电子秤上,8斤西瓜,妈妈付了12元钱,我们就往回走。

我们走出瓜摊好远了,忽然听后面有人喊:“唉,买西瓜的,等一等。”我们停下来扭头一看,原来是卖西瓜的叔叔,他喊我们干么,妈妈少给钱了?我正想,叔叔满头大汗跑到我们跟前,喘着粗气说:“十元钱,这是你们买西瓜掏钱的时候带出来的,我在车跟前捡到的。”妈妈接过钱,叔叔转身就往回跑。妈妈连说谢谢的机会也没有。

我才不信常言道:“小商小贩,缺斤短两,骗人钱财。”的话。时代进步了,人的思想也提高了。叔叔的瓜好,人更好。

⍟ 买水果日记200字左右 ⍟

今天天,妈妈生病了,觉得嘴巴没有味道,想吃点酸酸甜甜的水果。可是,恰巧爸爸又不在,谁去买水果呢?这时,我自告奋勇地说:“妈妈,我去帮你买吧。”妈妈犯难地看着我,有气无力地说:“可是你会买东西吗?你懂得挑水果吗?”“没有第一次的尝试,怎么可能学会呢?妈妈,你就放心在家等着吃水果吧。”我拿上钱,飞一般地跑出家门,身后传来妈妈关切的叮嘱声“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走到菜市场,我发现这里的.小摊位可真多呀!那些蔬菜一把一把,水灵灵的,看着真想吃一口。我站在路边,放眼望去,仔细搜寻着哪个摊位卖水果了。“新鲜的桔子,一斤二块钱。”我循声望去,看到一个个又大又黄的桔子,真诱人!我赶紧跑过去,对阿姨说:“你好,给我称两斤桔子吧。我妈妈生病了,想吃水果,请你帮我挑几个好吃的桔子。”阿姨一听,便麻利地拿了塑料袋装起桔子来,还笑着说:“你真懂事,这些桔子很甜,你妈妈一定会喜欢吃的。”付完钱后,我提上桔子,三步并作两步跑回家。我心想着妈妈吃了这酸甜的桔子后,病一定能够很快好起来的。

⍟ 买水果日记200字左右 ⍟

今天,妈妈带我去水果店买水果,这可真是一次充满数学乐趣的经历呢。

我们来到水果店,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首先,我看到了红彤彤的苹果,妈妈说苹果营养丰富,于是决定买一些。苹果每斤 5 元,妈妈挑了 3 斤,我在心里默默计算着:5x3=15(元),这些苹果一共要花 15 元。

接着,我们又看到了黄澄澄的`香蕉。香蕉每斤 3 元,妈妈买了 2 斤。我又开始计算:3x2=6(元),香蕉花了 6 元。

最后,我们来到了橙子的摊位前。橙子每斤 4 元,妈妈买了 4 斤。我赶紧算出:4x4=16(元)。

现在来算一下我们买水果总共花了多少钱。苹果 15 元,香蕉 6 元,橙子 16 元,15+6+16=37(元)。

我兴奋地告诉妈妈:“妈妈,我们今天买水果一共花了 37 元。” 妈妈微笑着点了点头,夸我数学计算得又快又准确。

通过这次买水果,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 买水果日记200字左右 ⍟

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64~65页及练习九第l~3题。

知识与能力:1、学会10的数数、认数、比大小和数的组成及写法,对数字10的概念获得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数字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l~9的数,不仅能够正确数出l~9,还能读、写这些数,知道它们的大小和组成。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

2.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识

1.学习数数和认数。

(l)在屏幕上出示第64页上10的主题图,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教师:图上画了些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

(2)学生数数,并交流自己数的结果。

教师:画面上有多少人(10人),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我先数9个小朋友,再数一个老师,一共数出10人。

教师:大家数了9以后再数10,10是9后面的一个数。

提问:画面上一共有多少只鸽子?(10只)

(3)让学生从不同的起点再数画面上的人数和鸽子的只数,数后交流。

教师:刚才同学们又数了人数和鸽子的只数,结果怎么样?在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刚才我又数了几遍,还是10人和10只鸽子。在数的过程中我发现,不管从什么地方数起,只要是一个挨着一个地数,不重数不漏数,结果总是一样的。

(4)让学生试着两个两个地数,看结果是多少。

(5)让学生观察第64页上的点子图,并数出图上小圆点的个数。

(6)随着学生报结果的过程教师在黑板上板书:10,并引导学生读这个数。

(7)学生摆学具:在桌面上摆出10朵花。

2.学习10以内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l)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9颗珠子,再拨1颗;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拨珠子的过程,重点让学生感受拨9颗以后再拨1颗就是10颗的拨珠过程。

(2)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①在屏幕上出示第65页上面的直尺;②让学生在直尺从0开始依次读出直尺上的数;③引导学生对照直尺说出10以内数的顺序。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9在10的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后面, 10比9大。

(4)引导学生比较9和10的大小。

①学生数出第65页上两幅点子图中小圆点的个数。

②先让学生在9○□和10○□中的方框里填数“10”,然后在○里填“<”、“>”。

③学生汇报交流自己填写的过程和理由,重点说出填写时“想”的过程。

3.学习10的组成。

(l)学生拿出10根小棒,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并边摆边说:10可以分成9和1、8和2……

(2)摆小棒后,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摆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

10 10 10 10 10

/\ /\ /\ /\ /\

9 1 8 2 7 3 6 4 5 5

全班学生齐读上面的10的组成。

(3)引导学生推想10的另外的组成。

教师:看到上面10的组成,你还能想到什么?请举例说明。

学生:看到一组组成,还可以想到和它有联系的另外一组组成。如看到我马上就想到了。

学生由推想出另外几组组成。

(4)引导学生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

教师:根据刚才推想10的组成的过程,怎样去记忆10的组成?

学生:学习时主要记住前面五种组成,其余几种组成不必牢牢记住,完全可以由前面几种组成推想出来。

4.学习10的写法。

(1)引导学生观察10的字形,并说一说10的结构。

(2)教学10的写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的练习,先让学生根据10的组成连线,然后交流连线的过程和想法。

四、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一第一题,先由学生在数轴上的方框里独立填数,然后交流自己填数时的想的过程,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

2、完成第二题。观察图,并由学生模拟发射台指挥员从10数到1发布发射命令,然后说一说自己在电视上看到我国卫星发射时的情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完成第三题。先独立填,然后完整地说一说10的组成。

五、全课小结(略)

⍟ 买水果日记200字左右 ⍟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

活动一:阅读。

让学生通过下图,从现实中的铁轨、斑马线、射灯的光柱等抽象出    

直线                 线段                   射线

活动二:“认一认”

a 通过活动,动手操作,体会到他们都是直的

b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新课标第一网

c 将三个图形进行对比,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活动三:“说一说”

注意:读射线时要注意,它的读法一般是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而直线、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活动四:画一画,按要求完成。

活动五:练一练

a 第一题注意提醒学生有规律,按顺序的数:ab-bc-cd-da

b 第2、3题,学生自己先估计,再测量,找出估计错误的原因:视觉的影响。从而认识到,用测量的方法确定自己的估计的正确性。

[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         射线:            线段:

无限长            无限长          有限长

无端点         只有一个端点      有两个端点

⍟ 买水果日记200字左右 ⍟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Ÿ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结构;还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意识。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突破方法:通过让学生三次不同形式地观察钟表,在观察、比较中求知。

教学难点: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亲身体验1分、1秒所做的事情,充分感受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活动所用的器材、表格等。

学具准备:课前学生自行准备钟表,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激趣导入。

1、激趣交谈。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现场魔术表演?老师今天准备了2个小魔术,想不想看看?那如果大家能闯过两关,老师就为大家表演表演。有没有信心?

2、巩固旧知。

第一关:请仔细观察这个钟面(不包括秒针),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介绍钟面结构。)

第二关:请口答下面问题。(课件显示如下问题)

1、分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走1圈呢?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多少时间?

3、表演魔术。

教师表演两个小魔术。(①把盖子“变”出来;②吹一口气解开死结。)

4、质疑揭题。

师:你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盖子“变”出来和解开绳子的吗?(引导学生说出因为过程快,所以看不出当中的奥妙。)

那在日常生活当中,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秒”作单位。

二、引导探究,合作求知。

1、认识“秒”。

(课件出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师:请打开书60页,把这句话画出来,再小声地读一读。

2、说一说。

师:那你们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秒”吗?学生自由说。

(课件中准备了三个镜头:新年倒计时、红绿灯、跑步比赛。)

3、介绍计量“秒”的工具。

师:谁来读读明明提出的问题?指名读(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呢?)你们知道有哪些钟可以计量“秒”?学生自由介绍。

(课件出示四幅图片:电子表、秒表、机械钟、刻漏。)

(鼠标指着“刻漏”)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工具吗?这是古时候人们没有发明钟表时用来计时的工具,名叫“刻漏”。看到这个“刻漏”,对比我们今天的钟表,同学们,你有什么感想呢?

4、三次观察,合作求知。

(师把黑板上的钟面模型加上一根秒针。)同学们,请看这个钟面有什么变化?

(1)第一次观察。(独立观察)

请拿出你们的钟表,观察秒针,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秒针。

(2)第二次观察。(同桌合作观察)

① 请同桌合作观察秒针的运动,结合屏幕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秒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走1大格呢?走1圈呢?)学生汇报。

②师用课件演示秒针分别走5小格(每小格停顿一下),即1大格有多少秒,再继续演示秒针走3大格、6大格和1圈,引导学生说出秒针分别走的秒数,从而得出: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把这句话板贴出来)

③请一对好朋友到讲台分工拨一拨秒针,说一说秒数。

④同桌利用学具盒互动拨一拨、说一说。

(3)第三次观察。(小组合作观察)

① 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进行第三次观察:

秒针走1圈,分针走了多少?找出秒针和分针之间的关系来。

学生汇报。

②师利用课件演示秒针和分针同时走动。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1分=60秒,并板书出来。

③把课本60页左下角的这句话(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1分=60秒)画出来,再齐读。

5、看书、质疑。

三、活动体验,感受1分、1秒。

1、看书了解,初步感知。

我们请看书61页第2题,这四个小朋友在1分钟里做了什么?

2、分组活动,加强体验。

① 感受1分。

那如果给你1分钟,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来做做试验。

师定下活动要求,再利用课件“秒针走1圈的画面”计时。

②感受1秒。

那假如老师再给你们一秒时间,也做刚才同样的事情,你能做多少呢?再试试。(师用拍手计时。)

3、认识1分、1秒的价值。

①1分钟时间不算长,可同学们都能做很多事情。对比1分钟,1秒钟的时间实在太短了,可有的事物1秒能做很多事情,请看课件介绍,并小声地读读。(课件出示:血液在人体的大动脉里每一秒约流动50厘米,在大静脉里每秒约流动20厘米。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卫星每秒飞行7900米。)

②同学们还知道这方面的信息吗?(学生自由说。)

师:课本63页第3题还介绍了一些事物在1分、1秒里做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③课后我们也可以搜集这方面的信息,找个班会时间举行一个信息交流会。

4、畅谈感受。

同学们,虽然1秒时间非常短,可能拍一下手就过去了,可时间是一秒一秒积累起来的,那现在你对时间有什么看法呢?请谈谈对时间的感受。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四、联系生活,发展提高。

1、课内练习。

请打开书63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汇报。

2、补充练习。

(课件出示两题练习,设计如下:)

一、请判断下面的时间单位用得是否合适。

1、我们每天做早操用20分。( )

2、小芳跑50米用了10分。( )

3、小亮吃饭用了15小时。( )

4、小兰每天从家步行到学校用了12秒。( )

5、我们上数学课时,所唱的《拍手歌》大约15分。( )

6、从掌政到银川坐车大约30小时。( )

(同桌合作讨论对错,并想想不合适的时间单位应该怎样改。

同桌汇报。汇报完第5题时,全班一起唱《拍手歌》体验15秒。)

二、连线。

爸爸一天 小红跑 上一节课 洗一件

工作 100米 衣服

10分钟 40分钟 25秒钟 8小时

(请学生上讲台连线。)

五、畅谈收获,延伸号召。

1、畅所欲言。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一节课40分钟快要过去了,我们在这段时间里过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2、延伸展望。

你还想学到什么?

3、情感号召。

相信同学们今后都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行吗?号召:“我能行!”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走1圈是60秒。

1分=60秒

本文网址:https://www.w286.com/rijiliangbaizi/59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