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日记网

关于鸭蛋的作文

发表时间:2023-04-26

最新关于鸭蛋的作文900字(精选5篇)。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了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会让我们多看高分作文,想要把作文写好,是需要花费一些心思和时间的。阅读高分作文可以帮助我们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生活之美。我们可以参考哪些比较优秀的高分作文呢?供您所需,请您阅读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最新关于鸭蛋的作文900字(精选5篇)》,敬请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鸭蛋的作文(篇1)

听老师说,蛋糕起源于13世纪的欧洲,当时只有富裕的贵族子弟和僧侣们才能品尝到它的美味,所以我准备当一次“贵族人”,去那滋味做蛋糕!

哇!陈列柜里有各式各样的美味蛋糕:栩栩如生的沙皮狗,“臭臭”的榴莲小方,可爱的安逸鸭……多诱人啊!我们这次做什么呢?

走进蛋糕房,我不禁眼前一亮,以蓝绿色和白色为主调的房间里有一张超长不锈钢桌子,一个个转盘旁摆放着芒果、蓝莓和已经烤好的巧克力面包胚,欧风的房间看起来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洗好手,喷点酒精消毒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工作。老师先把几盒液体状的稀奶油倒进桶里,再撒入许多白糖,一起放进厨师机里搅拌。奶油渐渐由液体变成固体,奶油打发好了。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我还带领着一群小吃货们偷吃了点儿奶油呢,嗯,味道不错。

我是个听话的乖宝宝,所以,一切都得听专业人士的。先把一片棕色的蛋糕胚铺在转盘上,再撑开裱花袋找老师加奶油,这是老师给我们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已有一群人拥在那儿,我好容易挤进去,发现奶油用得只剩下一半了。老师用搅拌棒挖了一大勺奶油给我,真是满足。老师紧接着又布置了第二个任务,把奶油挤在蛋糕胚上,再把另一块蛋糕胚盖上去,反复三次,直到把蛋糕胚用完为止,这个任务可真“艰巨”。拿起裱花袋,我的心中不免有些紧张,我先将四周用螺旋状的奶油柱“包围”起来,中间选择用奶油圈覆盖。悄悄告诉你,得多加点儿奶油,否则钱就白花啦!

最重要的环节到了——那就是蛋糕最顶层的创意装饰,整个蛋糕漂不漂亮就全看这儿了。我在蛋糕四周同样选择用八个螺旋状奶油柱,剩余部分则是选择普通的点状奶油,中间用冰淇淋状的奶油样式,哎,总算松了口气,没有搞砸。接下来的第三个任务是放水果和装饰品,老师又为我们每人发了一只小黄鸭,小巧玲珑,十分可爱。我数了数,共有八个蓝莓,放在八个螺旋状的奶油柱正合适,将小黄鸭缀在蛋糕正中央,用剩下的黄桃散布在蛋糕表面空缺的地方。当当当,一个美丽的鸭鸭蛋糕就完成啦!

我提着自己做的蛋糕,喝着赠送的奶茶,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关于鸭蛋的作文(篇2)

端午节已经来临,正如苏轼所说:“彩线轻缠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人们都缠上红线,挂上小符。同时端午节也有吃棕子、赛龙舟等习俗。但在众多纷繁的特色习俗中,我最喜欢汪曾祺先生所讲的吃鸭蛋。

“鸭蛋以高邮为佳”,我们有幸得到高邮鸭蛋。我将其从袋中取出,初看时,颜色上是青白,再度细看,似乎平滑完美的蛋壳也有几个微微隆起的小山包。用手微微触动,这个鸭蛋似乎有几分温热,仿佛在和我的手指跳动着打招呼,我的手指感受到它的中心处有着搏动,似乎是心跳。这幅景象使我更好奇了,贴近一闻,清香的气味瞬间钻入鼻中,涌进心头,使人心旷神怡。

这神灵般的鸭蛋,可爱极了,我在久久犹豫之后才小心地打开它。

我用筷子轻轻打击,从一点敲破,却怎知,油滋滋地冒出来,顿时我便明白了之前外部的一丝温热。继而用筷子将外部的壳轻轻揭去一小部分,露出的部分洁白嫩滑,就像少女吹弹可破的肌肤。将筷子探入其中,挖一小勺塞入嘴中,油在嘴中翻滚,滚入心田。

这一瞬间,我浮想联翩。在孩提时期,我的奶奶也做过咸鸭蛋,虽不像高邮鸭蛋那样好吃、有名,但却是我儿时的甜美回忆。现在的端午节我很难再回去看看,只能倚在窗边回想当初坐在奶奶身上,高兴地吃着粽子和鸭蛋的情景。

我重新拿起放下的鸭蛋,含入口中,继续回忆着奶奶的味道。……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枚小小的鸭蛋,竟唤起我儿时温暖的记忆。我不由得产生一种感激,暗自想着,今年的端午,一定要再回去尝尝奶奶的咸鸭蛋。

关于鸭蛋的作文(篇3)

《端午的鸭蛋》一文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汪曾祺用他特有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家乡江苏高邮地区丰富的端午鸭蛋文化,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通过文字观照作者的精神世界。w286.COM

解读作者精神世界的第一个密码是故乡情结。

故乡情结是弥漫在文中最为浓郁的味道,汪曾祺先生也深深陶醉于其中。汪曾祺于1939年19岁时离开家乡,直到1981年他才第一次重返故里。家乡的风物景致,其一草一木,抑或一人一事,不由分说地成为汪曾祺小说中最为让人津津乐道的细节。他是在以另一种方式重返家园,梦回故乡。

作者以端午的民俗活动为主线,以故乡的咸鸭蛋为情感载体,说不尽道不完的是对故乡的深情。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高邮***鸭是著名的鸭种,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其实放黄烟子的民俗不见得有多高雅,而咸鸭蛋再怎么好吃也就是个咸鸭蛋!只是作者心中藏着一个大大的故乡,这些民俗活动就有了特别的记忆,这枚咸鸭蛋就有了特别的味道,形成了特有的故乡情结。

汪老的儿子在文章中这样记载他的故乡情结:江苏电视台为父亲拍了一部电视片《梦故乡》。我记得那次周末回家,父亲急不可待地要放这部片子给我们看。汪朗笑他:老头儿看过了又要看,看几遍才够啊?看片子的时候,我们一如既往地插科打诨,说爸表现不俗,可以评一个最佳男主角了,可是我们没有像以往一样听到父亲的反抗声。我回头看,一下子惊呆了:父亲直直地盯着屏幕,眼中汪汪的是饱含着的泪,瞬间,泪水沿着面颊直淌下来!在别离故乡的漫长岁月里,汪曾祺对故乡的情愫只能藉以文字慢慢倾诉,细细流淌,无止无息,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境界。

解读作者精神世界的第二个密码是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文友们称汪曾祺是一个和蔼、善良的天才小老头,冲和平淡又不乏幽默可爱。文品如人品,在《端午的鸭蛋》一文中完全以孩童的视角写家乡的民俗活动,热切、痴心,仿佛一切都是美的,都是有趣的。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儿时的生活是快乐的,儿时的生活也是永恒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记忆,每一个记忆都是怀想。那咸咸淡淡的鸭蛋,不正是作者对生活对故乡的心情写照吗?此时,端午的鸭蛋已经成为一个意象,成为先生与往昔岁月相纽结的一个通道,将绵长的生活真味凝固在了这平淡的生活之中,从而成为隽永的回忆和怀恋。

汪曾祺喜欢世俗生活,就像他说的感觉到周围生活生意盎然。他自然而然地用充满温情的眼睛看生活,去发掘平淡生活中的美和诗意。文章读来从容闲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也可以从文字间感悟一枚小小的咸鸭蛋所裹藏着的汪老对生活的态度和智慧!

关于鸭蛋的作文(篇4)

科学课,讲台上放了一只盛着清水的塑料杯、一个新鲜鸭蛋、一只筷子和一包盐。

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同学们开始因好奇而议论开了,眼睛始终盯着黄老师,希望黄老师能尽快告诉答案。

也许是黄老师也感觉到我们的着急,平时喜欢卖关子的他这次破天荒说出了答案鸭蛋上浮实验推荐。

实验开始,同学们伸长脖子,全神贯注盯着黄老师手中的鸭蛋。黄老师小心翼翼地把鸭蛋放入清水中,鸭蛋晃晃悠悠沉了下去,黄老师又拿了少许盐放入水中,用筷子搅拌让盐尽快融化,不一会儿,只见鸭蛋在水里旋转,像在跳舞.鸭蛋并没有浮上来?有同学急着嚷嚷,大概是盐不够吧。黄老师一边回话一边再放盐搅拌,水变成了乳白色,这时,鸭蛋晃晃荡荡竖在了杯底,像个学步的娃娃,黄老师再搅拌,一直搅拌着,把我们的心也搅拌的更急突然,鸭蛋慢吞吞从杯底往上冒。

实验成功了!鸭蛋终于浮上来了!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来自。

你们知道鸭蛋为什么在清水里浮不起来,而加了盐却浮起来了呢?黄老师示意安静后提出了问题。同学们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答不上。是因为鸭蛋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比清水中受到的浮力大。我们听了,恍然大悟。

课后,我琢磨着: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它到底有多大呢?

看来,有太多科学奥秘等着我去学习、去探索。

关于鸭蛋的作文(篇5)

端午见乡物,提笔思亲人。

――题记

“秦汉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端午自古便有吃粽子,饮雄黄的习俗。家乡的端午一直有食咸鸭蛋的习俗,可只有回乡时才能吃到。

但在语文课堂上,却意外地吃到高邮的咸鸭蛋。

高邮的鸭蛋。初看,颜色是淡青的,就像一颗经潺潺流水淌过的璞玉,朴素又秀气。轻轻拿起那一个小小的鸭蛋,冰冷的蛋壳用筷子敲了敲,便乖巧地裂开了一条小缝。沿缝将壳剥去,蛋白柔嫩而紧致,掰开蛋白,一个始料不及――蛋黄里的红油猛地溢出。被那红油包裹的是通红的蛋黄,垂涎欲滴;凑上去,淡淡的咸好似还夹杂着一丝泥土的气息于瞬间涌入鼻腔;撕下一小块,蛋黄化在嘴里是粒粒分明的颗粒状,酥酥的。只是初品高邮的鸭蛋,便让人如此着迷。

但是记忆中家乡的鸭蛋,却不曾如此,没有溢出的红油,没有外形的小巧,味道更不比眼前这只可口。奇怪的是,看到高邮鸭蛋的一刹那,不知怎的我脑海中竟浮现出了外婆的模样。

孩提时,每逢过年过节回乡时,饭桌上总少不了外婆亲手做的咸鸭蛋。虽然看相和味道都说不上好,但是家人们总会自觉夹起一个被带壳切开的咸鸭蛋。我们总是用筷子将蛋黄挖着吃,而蛋白和蛋壳总是被孤零零地放在桌角,无人理睬。外婆看着我们吃咸鸭蛋的馋样,不住地咧开嘴笑,就像一个三岁的小孩,笑得眼角皱纹都挤在了一块。

那时外婆的身子尚健康,鸭蛋也总如期地被摆放在桌上。这两年,外婆病了,整个人都没了精神,这端午的鸭蛋也缺席好久。那时的外婆,头发里夹杂着些许白发,身体还很硬朗。时光真是残酷无情,现在的外婆,白发早已数不清,每天恹恹地佝偻着身子,让人心疼却又无能为力。

记忆中外婆的咸鸭蛋,现在的高邮的鸭蛋……虽再平常不过,仍不免在心中泛起点点涟漪。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端午如同一个印记烙印在我心里:端午咸,咸鸭蛋,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