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日记网

论语读后感作文

发表时间:2023-09-22

论语读后感作文7篇。

如何才能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作文是思维和情感交流的最完美舞台,作文可以探索自我开拓思路拓展视野。写作文时缺少词汇量是很难接着继续进行下去的,栏目小编经过细致的调研和剪辑整理出了这篇“论语读后感作文”,我们愿意分享更多有关此话题的资料和观点!

论语读后感作文(篇1)

《论语》一书由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后世弟子所撰写,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的言论尽收其中。寥寥几个字便言明了中庸之说,短短几行语便讲清了圣贤之道,滔滔一册书便展现了那乱世之中仍持有一方净土的心灵,那权欲当道下一个仍坚信自我的圣贤。

《论语》一书讲理无数,仁义礼智信,面面俱到。在孔子那如浩海般无穷的言论中,体会最为深的便是孔子所论的孝道,所论的治学。

孝,乃中华自古之美德。从《论语》一书便可见,春秋时期孝道以如此被圣贤所重视,更不必说之前,也不必说之后。人们品读《论语》最该读的便是孝!因为如今人们对孝的观念早已褪色……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孔子所论孝道所说的要比这多得多,而这一句却诠释了何以为孝。如“事父母能竭其力”,“弟子入则孝”无一不体现出孔子对人要为孝的重要性。孔子三岁丧父,随母亲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而17岁却又丧母,在还未加冠之际便双亲尽失,可能是他比别人更能觉察出母亲之爱,从而联系到已故之父,而感到行孝之必要。却因自己无机会行之,而劝后人待其去做。

读孝之后,便为治学。也是最贴近我生活的部分。孔子在这方面的言论最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讲出何以为真正的智慧。“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出学习之法。“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在这许许多多的教诲中,我最喜欢的便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句不单讲出了生活中处处是老师,要学会寻找,更说明了要学会选择性学习,学好而不学坏。此中更渗透了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也就是人人存在与众不同的闪光点,都有着超乎常人的独特能力,这便是在教诲人们在生活中去寻找、去发现、去认可、去学习。取长而补短,学优而汰劣,便是探寻藏匿于渊博之海的秘宝所必需的工具。

“君子不器”告诉我们人要多才,“放于利而行,多怨”告诉我们按实利做事不可取。“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又告诉我们不该记仇。孔子终其一生所研究的仁、义、礼、智、信不是瞬时可参透,刹那可领悟的,由于此文写时仓促,未能将孔子的思想完全领悟,所明了的也只有些许孝道,些许治学了。来日方长,《论语》一书必会再次研读,去体会贤者之思想,圣者之真谛,仁者之内涵。

群雄逐鹿,乱世纷争,问之,胸中净土谁存?

兵戎剑戟,血光似虹,答曰,莫过贤者孔丘。

论语读后感作文(篇2)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非常有名的国学经典名著,名叫《论语》。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各个名人名家的经典故事,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它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虽然这本书里的很多文字及意思我还不是很懂,但是通过爸爸妈妈的讲解,我也学会了很多道理。

这本书里面的温、良、恭、俭、让,让我学到了做人要温和、善良、恭敬、节俭、礼让,这样就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进而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也很喜欢这本书里面的孔融,他少年时为了帮助被坏人诬陷的一位好官张俭,他们一家人被朝廷抓了起来,他们把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希望自己的家人能被释放,不要受到处罚,最后是哥哥顶罪,母亲和弟弟被释放了,通过母子三人争死的情景,让我感受到了孔融一家人浓浓的亲情浓浓的爱。

论语读后感作文(篇3)

《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聚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大家别以为,孔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因为我觉得世界的本质总是简单的,好像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略的。

《论语》的真理,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高兴的生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和煦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标正是要在欢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胸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诲我们高兴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心田的安宁。

我从书中得知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他宣扬一宗刚整的人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已成仁。

”孔子的思想中的精华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个实验中学生,我们也应学***的精神传扬仁爱,不是吗?

论语读后感作文(篇4)

读了《论语》,我感到收获颇丰,让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智慧的光芒。

一、《论语》既朴实无华又秀色可餐,白纸黑字,片言只语就勾画出了美好图景:“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道出治国真谛;“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酝酿凌云壮志;“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描摹君子气概;“仁者爱人,亲亲爱人”呼唤人间温情。这些简单而睿智的话语让我的心变得干净而清晰,并引导我进入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

二、规范我的言行和学***。印象最深的是:上半年,我急于求成,却忽略了对概念、句型的理解,这使我学得并不扎实,特别是英语……后来,我反复咀嚼了《论语》,其中“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话语,使我受益匪浅。

《论语》倡导的老实、严谨的学***,这比任何一种学***行之有效。反复咀嚼,就像在绿油油油的橄榄里嚼出的青凉:做事不能违背原则,不仅要学习,否则就会失败。

我豁然开朗。

三、思,然后明目标。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它告诉我们,只有把学习和考试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实用、有用的知识,否则效果不大。

有了知识,没有思想,就是不切实际的罔。懂得了学***要性。通过学***知识,不是最终目标。

我们还必须学会思考生活。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前十天,我夸下海口说我知道一个半元音字母,结果我姐姐不信,偏让我说出来,哎,这下可闹笑了笑话。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你的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你的知识和能力。

思考,然后明确目标,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应思考立身和处世的原则。“内圣外王”的君子,是我们做人做事的目标和准则,也许也是需要用毕生努力不断去接近的一个目标。

读《论语》,让我们的心灵和谐饱满,让我们对生活有热爱,有向往。因为它太博大精深,我不敢说我已读懂《论语》,但我从中悟出了很多知识、启迪,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书的方法、态度。我还会坚持研读《论语》,一点一滴的通透其心灵,使我的心灵芳香馥郁。

论语读后感作文(篇5)

2500多年前,曾有位先哲,他一生命运多舛,但是他的思想却很可贵。他有芸芸数千位**,其中又有72贤人。没错,他就是孔子。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一直到新文化运动的“打倒孔家店”,儒家思想历经曲折。然而,在2500年后的我再打开儒家文化的典籍——《论语》的时候,又会有怎样的碰撞呢?

我记得上周一位老朋友让我借一本很难买的书,而我,一个珍视书籍和电子产品的人,是不会随意借的。更何况那是我5·1节一个人空着肚子挤着公交绕了一大圈才买回来的。我把书抱在怀里,站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不时地吻着它,抬头看着墙壁。

经过一番思想较量,我决定将书出借,因为孔子教会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这个朋友很粗心,我借给他时,一再叮嘱他要好好保管,这样我才能放心地把书交给他。其实,我觉得这也是在传递一种信任,如果没有信任,又何来“施于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种思想,让中华民族变得大方,热情,慷慨;就是这种思想,让中华民族懂得彼此信任;就是这种思想,让中华民族站得巍峨,耸立于世界的东方!

《论语》中有许许多多经典的言论,受益终生的句子。它给我的是人生哲学,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渲染着中华民族,感染着世界。然而,我要进一言的是:

“《论语》毕竟是孔老夫子的一言,也会有不完全正确的地方。正如孟子所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依然是这个例子,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真的不能借给他人吗?如果自己的东西恰恰是他人所需要的呢?自然界的生物链就是最好的反例:动物粪便难道不是植物最好的肥料吗?

我觉得言行就是我读完《论语》最大感受的体现,而人的感受可能也就那么微妙,无法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只能依靠行为艺术来传递思想。至于《论语》我就觉得它是我生活的一面镜子,我按照它来“三省吾身”,但也不被幻想蒙蔽,时而也要坚持自我。这就是我的《论语》!

论语读后感作文(篇6)

妈妈出差回来,给我带回一本很精美的书,上面有大大的两个字《论语》。

在书的首页上还有一排小字图说天下,我打开书,有前言、目录。我翻阅着,我在看里面精美的图片,古人穿着长袍,站在有两个轮子的马车上,边上有很多很多学者摸样的人跟随着,我问妈妈,这个人是谁?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跟着?妈妈告诉我:“他是孔子,边上跟随着的是他的学生。”“他们要去干什么?”“他们是随孔子去周游列国讲学的。”“妈妈,我知道孔子,你经常告诉我学习要温故而知新,就是出自孔子。”妈妈笑着说:“妈妈想听你读书,你读给妈妈听听里面都写了什么,好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的开篇,说的是:“学习而经常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是很快乐吗?没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烦恼怨怒,这不才是君子吗?”我仿佛明白了很多,虽然古文是那样难懂,但是反复读,就能够读出意思,就如课文里写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我读完《论语》中的《学而》篇,明白了孔子在学习中,他很注重温习,也就是把学习到的东西要巩固起来。他说:“学习会了的东西,时常温习一下,不也很有乐趣吗?”温习就能熟练,熟练就会有创造,所以他又说:“温习旧的,能产生新的心得。”

我明白了妈妈让我读这本书的真正意义了,妈妈是让明白在学习中要学会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让我改掉在学习中懒惰、不去思考的坏毛病,我在以后的日子会坚持读书,读好书!

论语读后感作文(篇7)

《论语》读后感作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论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它出自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之口,指的是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让我学习的人,我选择别人好的一面进行学习,别人不足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与之类似的缺点。这句话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非凡。

每个人一定都有自己的优点,同时都夹杂着缺点,不可能十全十美。要想使更多的缺点变成优点,我们就要不断地向他人学习。即使一个成年人,也有可能在某一方面会拜小孩为师。

我的妈妈知识比我丰富,但在英语、奥数、绘画、钢琴等方面就比我差。我们班上,就有绘画大师、书法好手、小歌手、体育健将有的精通历史,有的能歌善舞,还有的演奏起乐器就会使周围的人如痴如醉多向周围的平凡人学习,你总会进步。

钱涵睿写作水平很高,弹古筝也很厉害,而且为人友善,是老师的好帮手,也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我们俩经常取长补短。她是前任班长,现任的大队委。不知道为什么,当我做值周班长时,班里就有点乱糟糟的,这方面我就努力向她学习,现在我的管理水平好多了。当然她也会有一些缺点,我也经常对照自己,我是不是和她有同样的问题?一找,果然有不少,我就努力一点一点改进,使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论语》真不愧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