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日记网

描写民族的作文

发表时间:2023-11-24

描写民族的作文9篇。

作文是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写作为我们观察生活思考问题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渠道。大家是否在寻找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栏目小编精心整理了名为“描写民族的作文”的文章,感谢您对本文的认真阅读!

描写民族的作文 篇1

看着四周单一的高楼大厦,似乎都没什么新意,不如让我们去看看少数民族民居。

白族民居

高寒山区的白族人民居住单间或两间相连的“垛木房”或“竹篱笆房”。他们的房子多是土木结构的瓦房,其布局则采取“三房一照壁”和“一正两耳”或“四合五天井”等形式,院落宽敞,阳光充足,让人眼前一亮。

他们十分重视照壁、门楼的建筑。

照壁用白灰粉刷,由名人题写“万紫干红”、“旭日东异”或“福”、“寿”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大宇。四周山墙也一样彩绘着各种山水、花鸟、虫鱼等图案,每个角落的装饰也都很讲究。

还有独特风格的门楼,其建筑装横更倾注了白族人民的艺术智慧。一般都是斗拱重叠,飞搪串角,附以泥塑、木雕、石刻、凸花青砖、大理石等组合的立体图案。许多门扇是由钱空三层的花、鸟、虫、鱼、人物等以及浮雕图案所组成,十分精致。有的门楼、隔扇不用一颗铁钉,仅以凿出卯眼相接,却十分坚固牢实。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

蘑菇房

蘑菇房?没听过吧。这是云南哈尼人的民居,它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呢!传说远古时候,哈尼人住的是山洞。后来他们迁到一个名叫“惹罗”的地方时,看到满山遍野生长着大朵大朵的蘑菇,它们不怕风吹雨打,还能让小虫在下面做窝栖息、他们就比着样子盖起了蘑菇房。

蘑菇房,顾名思义,就是住房状如蘑菇。它的墙基用石料或砖块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在其上用夹板将土舂实一段段上移垒成墙,最后屋顶用多重茅草遮盖成四斜面,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大蘑菇。

内部结构,通常由正房、前厅和耳房组成。分二、三层的蘑菇房在建筑设计上别有风韵:前廊与正房前墙相接,耳房与正房两侧相连;前厅与耳房顶部均为坚实的泥土平台,它既可休憩纳凉又可晾晒收割的农作物,别看他样子不大,作用可不小呢!正房二层全部用泥土封实,然后在三四米高处铺盖茅草顶。

蘑菇房经久耐用,冬暖夏凉,在我国民居文化中独树一帜。它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构成了一幅奇妙的哈尼山乡壮景。

如果你对这些少数民族民居有兴趣,也可以去看看哦。

描写民族的作文 篇2

吃完饭的时候,我问爸爸:你知道葛云飞的名言吗?爸爸不好意思地回答:这我还真不知道。城亡与亡,不离定海半步。我自豪地回答。爸爸还像突然想到了什么,对我们说:我们小区对面的西园广场就矗立着葛云飞的碑,等下要不要去看看?好呀!妈妈抢先回答。吃过晚饭,带上手电筒,我们一起去。爸爸来了兴致。吃过晚饭,我们兴致盎然地出发了。

我们打着手电筒,穿过弯弯曲曲的小路,来到一块大石碑前。因为是晚上,我们打着手电才能看清石碑上的字。葛云飞是位民族英雄,在著名的定海保卫中壮烈牺牲。人们为了纪念他,给他建了一座壮节祠。后来,这座祠被拆了,人们又树起了这座碑来纪念壮节祠遗址。我们又绕到石碑的后面,看到了葛公祠遗址这几个字。

如果不是爸爸告诉我们,我和妈妈都不知道葛云飞的碑就在西园广场,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应该也都不知道吧,我希望同学们有时间来西园广场拜访一下我们的民族英雄。

描写民族的作文 篇3

在彝家山寨里,每到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会响起 “朵格啦,格啦朵格啦(来啊,来庆祝火把节)的欢呼 声,人们吃完砣砣肉,喝完杆杆酒后,便点燃熊熊的火 把庆祝火把节。一阵阵欢呼声此起彼伏,人们举着火把 如潮水般涌来,好像整个大地都是一片火海。

火把节的夜晚,一支支火把从各家各户出来,在庄 稼地里游动。从远处看去,山上山下,尽是火把,无數的 火把犹如夭空中的星星,使人分不清哪是火把,哪是星星。一支支火把又从四面八方聚拢,汇成一条火龙。接着,人们把火把聚在一起,点燃一个巨大的火堆,大家便围 着火堆唱歌、跳舞、弹琴……粗犷的欢呼声,悦耳的歌 声,美妙的琴声,汇成了 一首交响曲,在山谷中回荡。

第二天是火把节活动的高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 装,来到场坝上。彝家姑娘穿着美丽的服装,打着五颜 六色的花伞,把这里装扮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让人 眼花缭乱。姑娘们各个花容月貌,婀挪多姿,似云彩、似 花朵……她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大圓圈儿,唱歌、跳舞,这里成了姑娘们的世界,成了歌的世界,成了舞的世界!

姑娘们跳完舞,男士们又幵始了精彩的斗牛、赛 马。最有趣的是斗牛。看,双方牵来的两头公牛,一头是 3号,一头是6号,它们两眼瞪得红红的,甩尾扬蹄,要 向对方冲去。

比赛口哨声一响,双方同时将绳索放开,只见两头 公牛迎面冲去,“砰”的一声,牛角绞在了一起……两头 牛竭尽全力,想打敗对方,可谁也没有被打敗。于是两 头公牛用尽全身力气,蹬开四蹄向前猛頂,在它们脚 下,踏出了 一个个深坑。它们的主人好像比它们还要紧 张,一边大叫,一边跳来跳去,似乎在栺挥着他们的勇 士……周围的人被这情景逗得大笑,笑声、叫声搅在一 起,回荡在空中,整个山寨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大约斗了 30多分钟,3号公牛终于把6号公牛斗 败了,人们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接着3号公牛又斗敗了其他公牛,取得了“冠军”。人们把大红花戴在它头 上,由主人牵着,缓缓地绕场一周,展示“英雄”的风采。 夜越来越深了,人们渐渐散去,只有姑娘和小伙还 继续围着篝火纵情跳舞,唱歌。

描写民族的作文 篇4

云南,不仅是景色秀美、气候宜人的人间天堂,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呢,在我国56个少数民族中有26个民族生活在云南。在这次美好的行程中让我了解了许多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云南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行程的第一站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在这里我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阿诗玛”,而旅行团的叔叔们则都被称为阿黑哥,如果有个别爱捣乱的就会叫他阿白哥啦,那就说明这个人是不受彝族人欢迎的。阿诗玛和阿黑哥是神话传说中勤劳、勇敢、追求自由和爱情的象征,这也是彝族人的追求吧。彝族人喜欢白色的房子,上面还画着各种各样的图腾,看着山间独特的房屋建筑和满山的烟草、庄稼,我想,彝族是一个聪明、勤劳的民族啊!

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我又有了一个更美丽的名字:金花。电影《五朵金花》里的主角金花姑娘,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摆脱父母的反对和情敌的困扰,嫁给了阿鹏哥哥。在大理,我们品尝了著名的“三道茶”,第一道茶是苦茶,它象征着人生的初阶,一定要有苦才有甜;第二道茶是甜茶,象征着少年时代吃苦后的甜蜜中年;第三道茶是五味茶,其象征着人的一生之酸甜苦辣,能在五味茶中细细回味人生。严家大院里,我们看了“掐新娘”的表演,据说新娘身上掐得越多,小日子过得越甜,大家都争着去掐。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也是一位白族姑娘,她能歌善舞,看来白族女孩儿都很美呀!

幽静的丽江,我又有了一个新而怪的名字:胖金妹。丽江的纳西族人都是以胖为美的,所以那里的男子都叫“胖金哥”。丽江至今保留着母系氏族社会的文化,一旦男人娶了亲,女人就要当家做主了,主持农田与生活。而男人则在家里带着孩子享福,一天只有琴棋书画,很享受。纳西的东巴文化也是很古老的,他们保留原始部落的习惯,写东巴字,崇拜自然神和黑红鳟鱼,他们还有一个“教授”——起司,是专传授东巴信仰的。纳西小伙有个非常奇特的求婚方式,当纳西小伙爬上姑娘的窗沿,伸进一根柳条,如果姑娘直接把柳条扔出去,就代表小伙子求婚失败了;如果姑娘过5分钟再扔出,小伙子便可以从窗台爬进屋里,跟姑娘一起睡了。纳西族女人的帽子很奇怪,她们的传统帽子戴在下面,而上面覆盖着一顶红军帽,关于这个帽子,还有个故事呢:在解放前,纳西族一直是很落后的民族。开国大典这一天,中国56个民族的人都来了。纳西人也派了两个代表参加,可因为不懂汉语,毛主席说的什么都听不懂。回来后,大家问他们毛主席说的什么,他们竟答到:“毛主席举起一顶帽子,大声在话筒里问:‘谁的帽子!谁的帽子!’众人齐答:‘不是我的!不是我的!’……”纳西族是不是很有趣?

西双版纳和香格里拉都是云南的边境。美丽的西双版纳,我有了一个不太悦耳的名字:“骚多利”。那里的男子叫“猫多利”。傣家姑娘们生下来就是腰细屁股大,因为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的缘故,她们穿漂亮的筒裙,底下是散开的,上面收的很紧,特别美丽。傣族的男人传统装束和缅甸人差不多,头上蒙着头巾,左上角还有一个扇形绢花。傣族人住竹楼,竹楼坚固而不易倒塌,有两层,第一层堆放食品杂物,还有厨房;二楼是住人的房间。房间锁住,是外人的禁地,因为家里的姑娘晚上在这里睡。蚊帐也有讲究,在家居年龄最大的用紫蚊帐,已婚成人或姑娘用蓝蚊帐,而小孩用白蚊帐。傣家人在房子的中间悬挂各种各样的野牛头,代表着一家人的平安、是傣家的辟邪物,千千万万不可触摸,因为傣族人很洁净,不喜欢他人的脏手摸自己的敬仰物。香格里拉人的名字跟西藏人很像,女的叫卓玛,男的叫扎西,是因为香格里拉可能离西藏的近的原因吧!

云南,是个多民族的地方。而不管民族多少,云南人对他人都是热情、欢迎的。云南的景色多么美丽、而更美的是那里乡土的风情!我爱你,云南!

描写民族的作文 篇5

随着春节的步伐越来越近,政府出资把大街小巷粉刷一新。瞧,道路两旁的商铺装修的古色古香,树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和中国结;看,公园里摆放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绚丽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听,鼓声,鞭炮声,歌声,乐声,汇集成气势磅礴的交响曲。人们喜气洋洋,迎接春节的到来。

除夕的晚上,我家里可热闹了,表哥表姐都来了,我们在一起边说边笑,边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时间过的可真快呀,只听见主持人倒报着“十、九、八……一”“当—当—”除夕的钟声响起了。我高兴的叫喊着:“新年到啦,放鞭炮了。”此刻,外面的鞭炮响彻云霄,礼花在天空中像天女散花一样撒下了数不清的花瓣,看到这光彩夺目、千姿百态的礼花令人眼花缭乱,把除夕夜的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仰望夜空洒下的点点金雨,凝视地上绽放的朵朵彩花,我和表哥表姐尽情地拍呀、跳呀、笑呀……

大年初一是我最向往的日子,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跟随爸爸妈妈去拜年,这一天我不想发财都不行,因为我能收到很多的红包。红包里面装满了压岁钱,我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过年就是这样隆重,我们的民风民俗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眨眼间,春节就要过去了。我又该背起书包去上学了,我决心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用更好的成绩来回报爸爸妈妈的抚养和

老师的辛勤教育。

1.描写民族风俗的作文

2.写民族风俗的作文600字

3.民族风俗的作文

4.关于写民族风俗的作文

5.民族风俗的作文400字

6.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500字

7.关于民族风俗的450字作文

8.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400字

描写民族的作文 篇6

鲁迅,也许是最有名的绍兴人了,——似乎总是长衫、板刷头、黑密的胡须,让人过目不忘。一代伟人毛主席是这样的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是中国人的“民族魂”。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让人惊叹的一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的生动写照,他弃医从文,竖立了中国近代史上高大形象。鲁迅先生幽默,却也亲切,他处处为他人着想,却把自己放在了最后。

鲁迅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旧时代中华民族的悲哀,他的小说人物总是让人既叹息又惋惜,把旧时众多“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他的杂文无时无刻不让人感受到他的呐喊,那种为了民族觉醒而竭力的呼喊。

鲁迅先生,你的呐喊已经觉醒了民众,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我们谨记您的教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民族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我们新的一代一定会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描写民族的作文 篇7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描写民族民风民俗的作文3篇(写民族民风的作文),以供参考。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民族风俗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傣族的民俗民风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五十六朵鲜花一齐绽放,每朵鲜花都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最吸引我的还是傣族。

对于我这种业余“吃货”,最先要干的事就是品尝傣族的独特小吃——竹筒饭。将新鲜的竹节砍下,将糯米放在竹节里,加水侵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将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轻轻敲击,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傣族的竹筒饭美味菜谱,将糯米放入竹筒里烤熟,融入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傣族是一个盛产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饭,就连他们住的房子都是竹楼。之所以用竹子,是因为竹子可以防酷热和湿气。

如果你是阳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来游玩,那么你要小心啦,因为这是傣族在过新年——泼水节,所以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落汤鸡”!到了泼水节,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着节日的盛装,挑着清水,先来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泼水节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种姿态为基础,在去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儿女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的舞者尽情的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跳边唱,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不拘一格,连续跳上几天似乎也不会累。

壮族的民俗民风

壮族人民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壮族的建筑、服饰、节日还有那著名的山歌,都彰显了壮族人民的勤劳善良。

先看看壮族人民的建筑吧!他们的房子依山靠水。原因是:壮族人民喜爱大自然,喜欢与大自然和大自然里的生灵一起生活。壮族人民的房子是由木头搭建而成的。一楼是养生出的,二楼以上住人。

壮族人民的服饰是五花八门、色彩斑斓的。虽然壮族男子的服饰和汉族男子的服饰差不多,但壮族女子服饰和汉族女子的服饰相比就是天壤之别了。壮族人民勤劳善良,特别是女子。在壮族女子缝织衣服时同时也会绣上各种各样的图案。有鸟兽;有鲜花;还有许多具有没号予以的图案……壮族女子的服饰上除了精致的图案外还会有各种缤纷的色彩。他们的头饰也很精美别致,也有许许多多雕刻上去的图案。壮族女子整套服饰上的色彩混起来都比彩虹没美呢!

壮族有一个最著名的节日,那就是在农历三月初三的“歌墟节”,在“歌墟节”那天,每个村子都会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在村口,几乎全村人都在那迎接外村人,并接受他们的挑战。挑战什么呢?当人事唱山歌啦。台上的人唱山歌的时候,台下的人也会跟着唱两句给自己村里人助威。这些比赛时为了增进各个村子之间的友情,这也验证了那句话:“友情第一,比赛第二”。这也是壮族人民的品质之一。壮族人民为什么可以吧山歌唱得那么好呢?请接着听我介绍。

其实,在生活中,壮族人民也在一边唱山歌。在壮乡,壮族人民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即兴创作一首山歌。也就是说,壮族人民在生活中已经能够达到一个代言的地步了。在田野里,可以听见他们的歌声,在两个山头间也可以听到,甚至在他们自己家里有时候也会听到他们用山歌对话。壮乡人民凭着心情也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那歌声同时也表达了当时唱歌的人的心情,如果他的朋友听到了,也会用山歌与他交谈。

壮族真是一个豁达乐观,勤劳善良的民族啊!

蒙古族的民俗民风

在茫茫的的大草原上,响彻着蒙古族男儿的声音。这就是蒙古族的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每年六月初四开始。“那达慕”有着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

射箭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射箭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达慕大会一般举办7之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描写民族的作文 篇8

【火把节】

火把节的高潮在第三天的晚上。夜幕刚刚降临,家家户户点起了最高最大的火把。从远处望去,燃起的火把映红了村寨,映红了夜空,宛如燃烧的海洋,蜿蜒闪动的光环。

【泼水节】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只听一声号令,那一艘艘龙舟就像箭一般直冲对岸。此时,千万只金竹一起吹奏,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三月三】

壮族人爱唱歌,壮乡素有“歌海”之称,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壮族民间歌手的典型代表。每逢农闲、节假日或婚丧嫁娶,壮族各地区都要举行对歌活动,壮族人称之为“歌圩”。尤其是每年的三月初三,方圆数百里的男女青年都身穿节日盛装,云集一方,对唱山歌,少则几百人,多则上万人,使美丽的壮乡成为歌的海洋。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生活在吐鲁番地区,他们的风俗习惯可是别具一格。头上戴着秀丽精致的花帽,有孙子的老年妇女,还在花帽下戴着一条白纱,一直披到腰上。妇女不论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各式各样的花裙子,上身罩一件嵌着花边的小裕袢,穿裙子还穿着长裤,冬天穿着毡靴子。男的头戴毡帽,女的围着三角形的毡围巾。

【瑶族风情】

长鼓舞是瑶族传统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舞和集体舞等。跳舞的人腿扎绑带,身着短装,肩挎长鼓,双手击拍,时而漫步轻舞,时而跳跃急转,鼓声伴随舞姿,时徐时疾,使人眼花缭乱,心神振奋。

描写民族的作文 篇9

巧夺天工的壮锦,雄壮有力的鼓声,踏歌起舞的村民,清脆美妙如天籁般的歌声……这一切谱成了一曲曲欢跃的和谐之歌。广西十一个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给我们后辈子孙留下如此宝贵、璀璨的文化。

时至今日,因时间的流逝,许多地区重要的文化精华都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这些虽让人惋惜,但,使我们庆幸的是——在这片华夏大地上,在这片哺育我们成长的土地上,仍然有一群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并无偿归还给国家而默默贡献的人们,才使得我们如今在广西的博物馆里,还能有机会了解、欣赏到这些文化瑰宝。

在广西博物馆里,汇展着广西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独特的、精巧的民间建筑,让我们应接不暇,美不胜收——一座独具匠心的侗族风雨桥、坚固且美观的苗族吊脚楼,层层叠起的鼓楼,和别致的小壮楼等,都能体现其民族的民居和文化生活。在“古代铜鼓陈列”展厅里,一面面做工精致、历史悠久、令人叹为观止的铜鼓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铜鼓的鼓面为圆形,圆心有相似于太阳的图案,还有四只青蛙,这四只青蛙,体形硕大,身上均有美丽的花纹,鼓形为圆柱,中间部分大多突出,颜色基本以灰色、青铜色为主,雕工精细,刻出的花纹细腻。除此之外,铜鼓还寄托了壮乡人民对图腾的崇敬之情。

在壮乡文化当中,不得不提的一项非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的壮锦莫属。早期的壮锦,具备了“厚重”和织有方格纹图案的基本特征,纹样多彩,颜色艳丽,十分耀眼夺目,从中使我们感悟到广西少数民族手工做纺从古延续到今天,也可以看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博物馆里除了陈列广西各民族具有民族气息的建筑、工艺外,还有一些古代传统的乐器、劳动工具、用具等,如京族的独弦琴是最有名的乐器。其中代表性的织布机,还有独特的衣饰都深深体现了少数民族人民朴实的劳动生活。

这些文化瑰宝,仿佛让人回到了千百年前,我们少数民族人民勤勤恳恳地工作,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家和谐幸福生活。

其实文化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只有我们用心感受,去发现它的魅力所在,就可以使它继续延续下去,使它生生世世都依然存在。

时间是推磨不走璀璨的文化的,人们的不重视不爱护,才是最终使饱经时间推磨的文化流逝的重要因素。而如今,我们的文物还在,可是,若干年后,我们是否还有幸再见到我们曾经如此浓厚的文化长河?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中的广西,愿我们的子孙后代,在若干年后,在广西博物馆能了解到、看到更多具有意义的民间历史和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