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日记网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10-18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合集5篇。

一本好书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愉悦我们的精神,读完作品之后,我们可以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想法。 读完一本书后,写一下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作品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迷你日记网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篇关于“遥远的绝响读后感”的精选文章,您可以阅读并参考本文!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篇1)

——读余秋雨《遥远的绝响》有感

这是一个真正的乱世。

出现过一批名副其实的铁血英雄,播扬过一种烈烈扬扬的生命意志,普及过“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政治逻辑,即便是再冷僻的陋巷荒陌,也因震摄、崇拜、窥测、兴奋而变得炯炯有神。突然,英雄们相继谢世了,英雄和英雄之间龙争虎斗了大半辈子,他们的年龄大致相仿,因此也总是在差不多的时间离开人间。就像突然挣脱绷紧的绳索,历史突然变得轻松,但它再次剧烈地摇晃。

英雄留下的激情还在,后人还在,部下还在,知己还在,但控制这一切的巨手在黑暗的坟墓里枯萎了;与此同时,过去被英雄们掩盖的各种社会力量也纷纷涌起,为自己争取权力和地位。这两种力量的碰撞,与以往英雄的威严相比,降低了几个社会价值层面。于是,宏谋远图不见了,壮丽的鏖战不见了,历史的诗情不见了,代之以明争暗、斗上下其手、投机取巧,代之以权术、策反、谋害。

当初的英雄们也会玩弄这一切,但玩弄仅止于玩弄,他们的奋斗主题仍然是响亮而富于人格魅力的。英雄们去世后,一切手段都成了主题。历史失去了可以摆上台面的精神和灵魂,进入了无序状态。**的有序会酿造黑暗,混乱的无序也会酿造黑暗。

我们习惯谈论混乱世期的是混乱的黑暗。

这是余秋雨先生笔下的“后英雄时代”——魏晋。

说起来很惭愧,对于曾经的理科生的我来说,对于历史本就没有多少积累,对于这段历史,可以用白痴二字来形容。第一次在课堂上听到著名**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我就很困惑。对我来说,他们就像路人甲和乙,闻所未闻。

我不知道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还有这么一股激流,直到读了余秋雨先生的《遥远的绝响》,我才初步的了解到,原来还有这么一群放荡不羁的人,曾在中国历史的天空中绽放光彩。正如余秋雨所说:“于是,一种独特的人生风范,便从黑暗、混乱、血腥的挤压中飘然而出。

”读毕此文,两个英雄的身影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看着秋雨先生简略的描述,我在脑子里描绘着他们的轮廓,这两个本来陌生的名字,变得越来越清晰。

阮籍,魏晋时期的“怪人”,他时常乘木车,饮美酒,毫无方向的前行。痛哭哀嚎:“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 他似乎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但也正是与当局格格不入的他们,造就了这个时代。他的仕业没有起起落落,也没有惊心动魄和残酷。他不追求薪水,也不排斥官场。

他对于官场的态度,用余秋雨先生的话说,是“游戏般的洒脱。”据后人所说,他真正当官的日子也就十余天。

最令我印象深刻和震惊的是他对道德的蔑视。他对伦理的态度完全颠覆了古人对伦理的高度崇敬。他无视叔嫂不能对话的礼教,为陌生年轻女子的逝去痛哭。

他的一些行为,即使在今天的中国人眼里,也很难理解: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他能忍住悲痛,和朋友们一起完成游戏;在母丧之日吃肉喝酒;对那些来悼念他母亲的人要用白眼。他不孝吗?

不,他为他母亲的死而悲伤,甚至**。但是他表达孝道的方式与普通人不同。用现代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奇葩”。

对于交友,他十分谨慎。没有几个人能入得了他的法眼。他看多了世间的尔虞我诈,故厌恶虚情假意。

也许,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真的。只有那些同意不受约束的人才能进入他的圈子。那就是嵇康,他带着钢琴和酒走进母亲的灵堂。

嵇康,曹操的嫡孙女婿。余秋雨先生不惜重墨高调地称颂他:“嵇康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等的可爱人物”, “他的人生主张让当时的人听了触目惊心”。

他狂放人性,鄙视权贵,隐居山林,但是,他的隐居跟许多文人骚客很不一样,令我很是不解,他尽然开了个打铁铺。每天打铁,没有目的。

在嵇康看来,友谊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一个乱世中能结交知己,是一件很不易的事,故他很是珍惜。能真正干扰他的,也只有友谊。

当山涛想推荐他入朝为官时,他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果断拒绝,一千多字,洋洋洒洒地对山涛坦诚地倾诉他的信念。他为朋友赴汤蹈火。他为一个被冤枉的朋友而哭泣,但因为这个,他死了。一个稀世名士的生命定格在了39岁。

那一天,注定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天,我听从了秋雨先生的话,在脑海中构思了这样一幕。刑场上一位伟大英豪,或许头发有点凌乱,面容又些许憔悴,手脚被枷锁束缚,坐于古琴前,周围是3000名为他鸣不平的太学生,他气定神闲,轻抚琴弦,世界瞬间寂静,一曲广陵绝唱,一代名士在琴声中消亡。

他一生孤傲,为友谊终其一生。

阮籍和嵇康的精神世界可能已经达到超越和世俗的状态。 我问自己,我无法理解某些行为。我认为他们不应该属于那个时代。他们自由的灵魂被囚禁在那个没有自由的时代。

有人会问,如果他们出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他们会幸运吗?在21世纪的今天,精神高度自由,思想高度开放,难道不是他们所向往的吗?我想未必。

在那个时代,他们不满仕途,还可以选择隐居,但是,在物欲横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他们连选择隐居的机会也没有。

他们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也只能属于那个时代,他们是历史为那个时代烙上的印记,也是那个时代成就了他们的放诞不羁。他们属于那个遥远的时代。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篇2)

《山居笔记》中的绝大部分篇什,都触及到我们熟视无睹的“暗角”,虽然它们谈的是已离我们很远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但它却具有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

《遥远的绝响》写的是魏晋时代嵇康、阮籍等文人活动状况。但在话语背后,其实有作者的深深叹息。在秋雨先生的眼里,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标志出一种自觉的文化人格”的时期。

文章以嵇康为主线,作者行文的心情是一种少有的景仰与钦羡,雅致与抒情中流露着沉痛之感,可谓是岁月跌宕中的情感顿挫。如果你没有真正把握时代的伟大,而要写出诸神的人物,那无异于从无到有。

《遥远的绝响》其神韵不仅表现在思想文化境界上,更表现在强烈的主体意识方面,它直指民族心灵的深处。文字之所以有很强的感召力,根本在于作者将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笔端,而此间文化生命又是由沉重深厚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真正纯粹的主体意识需要现实的焦虑、对历史的洞察、对未来的坚持和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知。

而由更高的层次对历史现实进行极其深切的眷顾,其间的忧思、苦恼、欢愉、欣慰,都与历史、现实、未来相契合,由此构成文章结构的立体化主体意识。

嵇康,作者称他为阮籍终身性的朋友,但对于自己反对什么、追求什么,嵇康比阮籍更明确、更透彻,因此他的生命乐章也就更清晰、更响亮了。他“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他人生境界的基本内容是摆脱束缚,回归自然,享受休闲。

你看,他的健康令人羡慕,美貌惊人。他的友情与亲情是心照不宣,浓烈到近乎淡薄的。他可以对他不喜欢的人用白眼和坦率。

但是对友情,有时却又很无奈。他的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人性的纯洁和对友谊的严格要求,使他一次友谊次地和朋友分手。

谁能理解他内心的苦衷!

嵇康的**、被杀,实际上是高贵的人格无法见容于世的表征,正是所谓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的决绝、坦率,是小人和统治者无法忍受的,他的高洁映衬出了一片黑暗,不能见容于群小也就成为必然。中国文人的命运如此艰难吗?

作者除为豪杰逝去而悲郁之外,对钟会之类的小人也毫不留情地敲打了一番。人性的光芒被黑暗吞灭,悲剧正是将美撕碎给人看,行文至此,我们也不禁为嵇康的遭遇一恸。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篇3)

作为一部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小说,《遥远的绝响》讲述了一段关于人类自我反省的历程,同时也具备了绝美的文学观赏性。这个标题所展现的点,正是小说主题意蕴的体现。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遥远的绝响

小说《遥远的绝响》采用了一种双线故事叙事的手法,穿插反复出现的莎琳和阿瑟俩个主角,使故事一层层递进而不失深度。这个标题中的“遥远的绝响”正是从小说的结尾处引申而来,也是作者想要传达的主要意蕴。

小说中,莎琳因探视患有精神病的妹妹而开始了与阿瑟的对话。两个主角的对话看似轻松而亲切,但越往深处,越加复杂而细腻。通过见谈,莎琳不断引领着阿瑟思考自己的人生、信仰、家庭的责任等问题。而本篇小说的最后一段,阿瑟的思路浮现在莎琳的脑海中,她感慨道:“相信她接收到的,你说过的话还会响个不停,响到她老了都还记得。”这个“响”是指阿瑟的思想在莎琳思想中的继续传承、展延。这就是标题所说的“绝响”,是遥远的,因为在时间的长河流逝过程中,人们的思想和信仰随之改变和演进。但是在某些时刻,这些想法依然会作为遥远的绝响而回荡在人类的心里。

二、读后感悟

对于我个人而言,《遥远的绝响》是一部深度抒情小说。它代表了人性和命运面对生活的实际问题时的一段探索历程。小说从人们的内心和生命中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并引导我们思考并面对生活中那些现实且艰难的问题。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自我成长和自我意识的责任。这个责任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也是对你身边所有人的。更重要的是,它是对整个社会的责任。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真正保持坚定的信念,并勇于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是更加重要的。这样人们才能真正地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活的价值。同时,需要时刻谨记的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需要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三、小说评价

总体而言,《遥远的绝响》是一部具备了极高的艺术性、厚重的历史背景及社会剖析性的著作。小说的双线故事情节,幸存者的回想、精神医生与患者的对话,这些元素在文艺方面得到了十分细腻的描述,在情感和生命历程方面也体现了一种深刻的思考。整部小说运用精细的字句制造出一种“内在声音”的效果,引领读者进入小说人物的思维之中。

同时,小说在结构上也采用了许多巧妙的手法。如通过人物的回忆和阿瑟的亲身体验,描写二战后美国的历史变迁并展现了精神病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这样刻画会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历史的痕迹。同时,小说在生命和意义的探究上,也表达了深刻的思考。这些思考不仅针对个体生命的追求,也与群体的命运密不可分。

总之,小说《遥远的绝响》以其丰富的内涵与细致而精美的叙事,深刻而又优美地展现了一份关于人类自我反省的历程,发出了一种历久弥新的共鸣。其意蕴广博、思想深刻而浓郁,倍受读者关注与追寻。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读这样一本小说,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有着提醒和借鉴的作用。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篇4)

余秋雨的《遥远的绝响》始终在心间震撼。翻开历史,在那样的年代,在一个功名利禄争斗的乱世,多少文人名。

历史是一部长卷,再怎么博大精深也终究要翻过去的;历史是一个故事,多少是是非非在一个多彩的世界里循环往复。我们拦不住它滚滚的潮流,唯有在现实的寂静中,或漠然或虔诚地品味曾有过的似模糊似清晰的记忆。然而,余秋雨的《遥远的绝响》始终在心间震撼。

翻开历史,在那样的年代,在一个功名利禄争斗的乱世,多少文人名家在漠然中悄逝。没有谁为谁叹息,没有谁为谁停留,就这样,如古井死水沉淀于历史的旧梦中。

是余秋雨,翻开了这个旧梦,在梦醒的惊悸中,凭着一份对中国文化史的责任感,凭着满腔的激情诉说了魏晋时期的文化名人被历史遮掩的千百年来的哀痛,诉说的是一份衷肠,道出的是一种惋惜,发出的是一声概叹。文末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是一种怎样的无可奈何呀!

才华横溢,孤傲清高的阮籍,曾为人生的末路而哭泣,曾为到处都是为争做英雄而留下的斑斑疮痍而伤怀,他苛求的只是生命中的一点自主和自由。如此德才兼备的才子却隐没于茫茫乱世,岂不悲哉?但真正悲哀的,只能是那个社会;应当负责任的,该是那个时代。无意于险恶的乱世,在一个清冷森林里隐蔽自己,给自己的心灵一份宁静。阮籍像一片风干的带着绿色的树叶,既不属于天空,也不属于大地,默默一生中能够读懂他的只有自己。

还有龙章凤姿,天使自然的嵇康,生命乐章比阮籍更清晰,更响亮。非汤武而薄周孔的人生主张,使他完全不理会种种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官场仕途,将在大树下打铁作为其心的归属。对嵇康来说,能够从心灵深处干扰他的,是朋友。为了逃避官场,把友情看得深重的他毅然与好友山涛绝交。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那封伤心凄切的绝交书足可以证明他心灵深处的那份坦诚和无奈。

错过的已经错过,失去的终究失去。假如那时嵇康、阮籍走进官场,结局是否会同历史一样,悄然远逝呢?应当说,正是拥有那种洁身自好、孤傲清高的处世观,他们才传响于历史。

遥远的绝响已追随历史而去,但那串尘世的风铃是否也会轻轻摇响,启迪着人们对那些古老的精神财富多一些在乎?

我想,至今能够对他们说的只有时下流行的一句熟语:情愿一生追随,只为梦能圆。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篇5)

《山居笔记》中的绝大部分篇什,都触及到我们熟视无睹的“暗角”,虽然它们谈的是已离我们很远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但它却具有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遥远的绝响》写的是魏晋时代嵇康、阮籍等文人活动状况。但在文字背后实际上有作者深深的感喟。在秋雨先生的眼里,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标志出一种自觉的文化人格”的时期。

文章以嵇康为主线,作者行文的心情是一种少有的景仰与钦羡,雅致与抒情中流露着沉痛之感,可谓是岁月跌宕中的情感顿挫。如果没有对大时代的真切把握,而要写出人物的神来,无异于缘木求鱼。

《遥远的绝响》其神韵不仅表现在思想文化境界上,更表现在强烈的主体意识方面,它直指民族心灵的深处。文字之所以有很强的感召力,根本在于作者将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笔端,而此间文化生命又是由沉重深厚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真正纯正的主体意识,需要对现实的忧患,对历史的洞察,对未来的执着,对整体人类文化的感悟。而由更高的层次对历史现实进行极其深切的眷顾,其间的忧思、苦恼、欢愉、欣慰,都与历史、现实、未来相契合,由此构成文章结构的立体化主体意识。

嵇康,作者称他为阮籍终身性的朋友,但对于自己反对什么、追求什么,嵇康比阮籍更明确、更透彻,因此他的生命乐章也就更清晰、更响亮了。他“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他的人生境界的基本内容,是摆脱约束,回归自然,享受悠闲。你看他健康得令人羡慕,帅气得令人倾倒。他的友情与亲情是心照不宣,浓烈到近乎淡薄的。他对他不喜欢的人可以白眼相加,率性而为。但是对友情,有时却又很无奈。他的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人性的纯洁,对友谊近乎苛刻的要求,使他一再与朋友绝交。谁能理解他内心的苦衷!

嵇康的被捕、被杀,实际上是高贵的人格无法见容于世的表征,正是所谓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的决绝、坦率,是小人和统治者无法忍受的,他的高洁映衬出了一片黑暗,不能见容于群小也就成为必然。中国文人的命运难道就这样多舛?作者除为豪杰逝去而悲郁之外,对钟会之类的小人也毫不留情地敲打了一番。人性的光芒被黑暗吞灭,悲剧正是将美撕碎给人看,行文至此,我们也不禁为嵇康的遭遇一恸。

像嵇康这样的人物负载着当时最精致的文化,却无力保全性命于乱世。他最终为文化、为一种高洁的信念献出了生命,他是平静的。但他不能忘怀的是《广陵散》的失传,他把文化的传递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他们第一次标志出一种自觉的文化人格,中间的审美文化开始屹立。他们是先行者,是历史中间物,充满历史的悲剧感。二十世纪的鲁迅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中间物地位,依旧向命运抗争。这是宿命,还是轮回?

如果说《遥远的绝响》就像一曲气势恢宏的交响乐,那么写嵇康的这一部分就是其中的最强音!其中洋溢着某种丰厚而内在的东西,作者像一个思想者,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或吸引人们去思索。在他那深厚的思想沙滩上,一种深层次的、立足于历史与现实,对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及将来的关注逐渐凸现。“遥远的绝响”回荡在遥远的天际,已经渺不可寻。历史的殷鉴总是血泪斑斑,人性的善忘却总是如一,需要时时提醒才不致重蹈覆辙……秋雨先生为我们带来的是诗意与激情,是心灵的颤栗,它启示着当下喧嚣的世界:我们曾经有过那样一个年代,失落了那个时代是中华文化的不幸!文人的贡献不止于此,但它却又是文人表达一片热忱最直接而有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