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乡村世界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陆游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陆游的乡村世界读后感 篇1
当我看到封面中那个骑着毛驴,握着宝剑,双目有神的人物时,我发出了大大的疑问:这个人是陆游吗?他想当英雄为什么是“梦”呢?课本中学的《示儿》是有着悲痛情感的,可为什么这个人表现的却是壮志凌云呢?
于是,我细细品读了这本书,看完后我才知道,他的老师曾几,从小就告诉他,老师原来是被秦侩罢官的主战派大臣,并告诉他,皇上和奸臣秦侩是如何卖国求和的。陆游愤愤不平,扬言要把所有奸臣都杀光,并且收复失地。我读到这里时,心中升起来了漫天大火,想:“真是气死我了,秦侩,你害死岳飞还不够吗?你还想继续出卖和背叛国家!还有你,高宗皇帝,你听信奸臣,不明事理,苟且偷安,陷害忠良。你压根就不配坐在富丽堂皇的皇宫里,你还有脸面舒舒服服地坐在龙椅上!”不同的是,小小年纪的陆游竟然想征战沙场,保卫国家,实在令人赞叹!
当我读到后面时,发现宋朝已经快倒台了:朝廷奸臣当道,百姓民不聊生,我不由长叹了一口气,为那时的国家担忧。就在这时,陆游主动请缨,要上战场杀敌,无奈报国无门,朝廷偏偏让他当文官。可就算这样,陆游还为百姓造福,赈灾、不畏强权、为百姓伸冤,不禁使人佩服,陆游不仅有谋,也有勇,他骑马射箭上战场也是个勇士。
本书由几个历史小故事组成,讲述了陆游的一生,语言易懂,文笔生动,着实引人入胜。
读完后,我觉得陆游身怀大志,无奈报国无门,一生还是很遗憾的。相比之下,现在的我们国家民主,官员正直,社会安宁,人民幸福。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真的太幸福了。但愿世界上不再有战火弥漫,愿世界和平、昌盛!
陆游的乡村世界读后感 篇2
一方椅,一壶茶。一丝书香,在《陆游诗词浅释》的指引下,我漫步在陆游的轮回边缘,读他那百味人生。似茶,留有余香。
茶是上好的茶,清澈的泉水衬着碧绿的叶子。更为飘香。这就是年轻的你。只一袭青衫。
一管清箫。一曲终了。壮志犹在。你明白,官场只是你施展才华的一锥之地。世界之大。何处找不到展露才华的地方呢?你游学四海。纵横豪气。《泛瑞安江风涛贴然》一气呵成;你境界开阔。淋漓笔致,挥手写下《度浮桥至南台》;你清丽流转,自然洒脱,《东阳观酴醾》
字字皆律。不过是没官做。不过是怀才不遇。
可要因此放弃执著么?不!才不!你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乡间的静谧才是你最终的'归宿。清高如你。痴梅成性,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世人说你疯狂。说你清高,可我却爱极了你这狂妄劲,爱极了你这深深的儒雅、淡定从容。
轻轻抿一口茶。有一丝丝苦。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一站旁的古栈道旁,一树梅花悄然绽放。依旧青衫磊落的你站在梅树下。一瞬落花如雪。你拾起一枚落花。宛若看见那熟悉又美丽的笑颜。你胸口一紧。耳畔又传来那熟悉的声音:“表哥。记得倾听花开哦。”
你看到那个身着白衣、衣袂翩然的绝色女子手捧那泣血的休书。眼良中流露出那份无奈、不舍与无尽的痛楚。你泪流满面,是恨自己当初的懦弱么?是怨当时的不坚定么?重游沈园。这是梦吗?你看到了什么?白衣胜雪。美颜如旧。
薄弱的背影渐渐远去。内心的情绪终于难以抑制: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儿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溢鱿绢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古道上,铺了一地的落梅。花已零落成泥,蓦然回首时,彼处灯火阑珊且早已空无一人。
终是失去了,你洒脱一笑,继续向前,怀揣着你对唐婉深深的爱。前方是南宋小朝廷的疾风骤雨。你独一袭青衫,馨香如故。
泡久了的茶,有着淡淡的清香。但又有丝丝的醇厚。如此矛盾的综合体。不正是你坎坷一生的爱国之旅?看戎马上,你意气风发。热血报国。爽朗的笑声回荡沙场;探营帐中。你愁容皱眉,领土的丧失使你彻夜未眠……即使不在官场。你一生仍以诗文为武器,书写抗敌御海、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爱国之心老而弥坚。你忠愤蟠郁,浑成老健。一首《观长安城图》道出了你多少的辛酸?你风神超迈,一曲《长歌行》逸气横秋:你壮浪患肆,忧愤难抑。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浑然天成!瞧罗帐下。
仍是一袭青衫的你,却似风中之烛。摇摇欲坠。药如口,苦涩不及心之痛。你轻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念着,老泪纵横。这是你饱经岁月沦桑、壮志未酬、为国为民的愤恨之泪啊!
那个笑看红尘,骑驴人剑门,一身热血沸腾的男子;那个深巷听雨,笑谈宋朝,却也难掩泛白的寂寞的男子;那个驿外桥边。云淡风轻。空留一腔抱负,唯剩香如故的男子;那个沈园提笔,难掩眉目间不甘痛楚的男子;那个深夜惊醒,满面担忧,铁马冰河人梦来的落魄男子;多少年来飘摇之路,多少年来凄凉苦楚,无寻处;却见轮回边缘处。幽梅如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喜哉,先有放翁后有我;悲哉,心有放翁而无放翁再来。我愿时时拿起《陆游诗词浅释》。用心拜读,我可更加接近你轮回的深处,领略你多彩的人生。
陆游的乡村世界读后感 篇3
陆游是我国中国南宋诗人,他创作了爱国诗篇九千三百余首。
他创作的大部分诗篇都跟抗击侵略者有关,或者是跟军营里的艰苦生活有关,如:‘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他的爱国情怀是谁都无法比拟的,在他三十岁那年,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但她并没有回信,他三十四岁那年,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他又凭着才干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是官场险恶,他又被罢免回乡,他四十五岁那年投奔了王炎旗下,努力为百姓做事,收复祖国的大好河山。但因南宋皇帝屈膝投降,陆游的愿望再一次破灭,当公元一千二百一十年时,他已是一位八十五岁的老人了,他一生爱国如命在他去世前夕,用尽了全力写下了《示儿》这首诗,之后,他就逝世了。
他的这种爱国精神,真是世间少有,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陆游的乡村世界读后感 篇4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作者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其中这首诗的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了我极大的启示。
这句说的是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仔细回味,觉得这不正像我们的生活吗?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困境,但相信,只要我们心存理想,永不灰心,就一定会看到“雨过天晴”的景色。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个向做服装设计师的女孩伊尔莎,在街上看到一件编制的针线十分独特、巧妙的毛衣,后通过这件毛衣,她在巴黎的服装业开辟了一片自己的天地。为了扩大影响力,她投入大量资金,准备搞一次大型的服装展览。但在离展览会还剩几天时,竞争对手把他的工人挖走了,使她无法办成展览会,但伊尔莎没有就此放弃。几天后,她办了一个半成品服装展览,这个展览会在巴黎服装界引起了轰动,使她成功了。
其实,人生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每件事,都是危险与机遇共存的。但只要你有一颗永不认输的心和聪明的才智,无论在哪里,你这颗“宝石”总会发出自己最璀璨的光芒的'。正所谓“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嘛。
陆游的乡村世界读后感 篇5
陆游,这位南宋的杰出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如繁星点点,照亮了我心中的文学殿堂。他的诗词以雄浑豪放、真挚感人而著称,每一首都仿佛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他对人生、爱情、家国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在《卜算子·咏梅》中,陆游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的品格。“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几句诗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孤独与坚韧,更透露出陆游在逆境中的不屈与坚持。他的一生虽然多次被罢官、起用,但他始终怀揣着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这种精神让人为之动容。
而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陆游则展现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几句诗不仅描绘出了中原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更透露出沦陷区人民的痛苦与期盼。陆游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渴望国家统一、民族复兴,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
陆游的`诗词不仅情感真挚,而且意境深远。他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来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从而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爱情、家国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在《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一句,不仅描绘出了雄浑壮阔的战争场面,更展示了陆游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和豪情壮志。这种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让人为之振奋。
读陆游的诗词,我感受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之情。他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的诗词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爱情、家国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陆游的诗词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也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陆游的乡村世界读后感 篇6
一方椅,一壶茶。一丝书香,在《陆游诗词浅释》的指引下,我漫步在陆游的轮回边缘,读他那百味人生。似茶,留有余香。
茶是上好的茶,清澈的泉水衬着碧绿的叶子。更为飘香。这就是年轻的你。只一袭青衫。
一管清箫。一曲终了。壮志犹在。你明白,官场只是你施展才华的一锥之地。世界之大。何处找不到展露才华的地方呢?你游学四海。纵横豪气。《泛瑞安江风涛贴然》一气呵成;你境界开阔。淋漓笔致,挥手写下《度浮桥至南台》;你清丽流转,自然洒脱,《东阳观酴醾》
字字皆律。不过是没官做。不过是怀才不遇。
可要因此放弃执著么?不!才不!你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乡间的静谧才是你最终的归宿。清高如你。痴梅成性,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世人说你疯狂。说你清高,可我却爱极了你这狂妄劲,爱极了你这深深的儒雅、淡定从容。
轻轻抿一口茶。有一丝丝苦。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一站旁的古栈道旁,一树梅花悄然绽放。依旧青衫磊落的你站在梅树下。一瞬落花如雪。你拾起一枚落花。宛若看见那熟悉又美丽的笑颜。你胸口一紧。耳畔又传来那熟悉的声音:“表哥。记得倾听花开哦。”
你看到那个身着白衣、衣袂翩然的绝色女子手捧那泣血的休书。眼良中流露出那份无奈、不舍与无尽的痛楚。你泪流满面,是恨自己当初的懦弱么?是怨当时的不坚定么?重游沈园。这是梦吗?你看到了什么?白衣胜雪。美颜如旧。
薄弱的背影渐渐远去。内心的情绪终于难以抑制: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儿年离索。错!
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溢鱿绢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
莫!莫!
古道上,铺了一地的落梅。花已零落成泥,蓦然回首时,彼处灯火阑珊且早已空无一人。
终是失去了,你洒脱一笑,继续向前,怀揣着你对唐婉深深的爱。前方是南宋小朝廷的疾风骤雨。你独一袭青衫,馨香如故。
泡久了的茶,有着淡淡的清香。但又有丝丝的醇厚。如此矛盾的综合体。不正是你坎坷一生的爱国之旅?看戎马上,你意气风发。热血报国。爽朗的笑声回荡沙场;探营帐中。你愁容皱眉,领土的丧失使你彻夜未眠……即使不在官场。你一生仍以诗文为武器,书写抗敌御海、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爱国之心老而弥坚。你忠愤蟠郁,浑成老健。一首《观长安城图》道出了你多少的辛酸?你风神超迈,一曲《长歌行》逸气横秋:你壮浪患肆,忧愤难抑。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浑然天成!瞧罗帐下。
仍是一袭青衫的你,却似风中之烛。摇摇欲坠。药如口,苦涩不及心之痛。你轻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念着,老泪纵横。这是你饱经岁月沦桑、壮志未酬、为国为民的愤恨之泪啊!
那个笑看红尘,骑驴人剑门,一身热血沸腾的男子;那个深巷听雨,笑谈宋朝,却也难掩泛白的寂寞的男子;那个驿外桥边。云淡风轻。空留一腔抱负,唯剩香如故的男子;那个沈园提笔,难掩眉目间不甘痛楚的男子;那个深夜惊醒,满面担忧,铁马冰河人梦来的落魄男子;多少年来飘摇之路,多少年来凄凉苦楚,无寻处;却见轮回边缘处。幽梅如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喜哉,先有放翁后有我;悲哉,心有放翁而无放翁再来。我愿时时拿起《陆游诗词浅释》。用心拜读,我可更加接近你轮回的深处,领略你多彩的人生。
陆游的乡村世界读后感 篇7
说到陆游,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诗,他的词,从小在学校学习时就已学了无数的篇目。但是读过《陆游传》之后才真正懂得了这位伟大诗人的真性情,真正体会到他的有情。
陆游的情,是与唐婉凄凉却坚定的恋情。
他们的爱情,几乎是人人有所听闻的。那样的情,即使分离十许年,即使各自都已觅得新伴侣,仍坚定不渝的爱情在那样一个年代是少见却令人敬佩的。在思想那样保守的古代,我想大多数男子对女子的想法就是生儿育女,大部分精力仍是在事业上的。而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正的爱情是少有的。可是陆游却打破了这一观念,他的行动,他对唐婉的情,都在沈园的那首《钗头凤》中体现。那种苦苦相恋却不能相守的无奈,却仍执著于此的坚守,都在词句中一一体现。如此多情的好男儿,怎不让人落泪!
陆游的情,是有志之士的爱国热情。
我们都知道,陆游诗一位有名的爱国好儿郎,虽然他在沙场上没有杰出的表现,可是他的诗,那些字字铿锵的诗句,无一不体现着他赤热的报国情怀。或许是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陆游的爱国从小就开始形成,到后来越来越大,这种情怀也就越来越深,不论是对朝廷的上书还是在自己的诗作中,陆游对现实的不满,对国家统一的渴望都直白地、毫不隐瞒地表达出来。我觉得这种举动就十分让人敬佩,那样混乱的,乱臣贼子尤其多的朝廷,说重一句话就会有杀头的罪,可是陆游却仍直言不讳,那样赤诚明白的爱国之士,怎能不让人另眼相看?我还记得《陆游传》在写陆游临死前提到他咽气前最后一刻写下了《示儿》。“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临终一刻,他仍是惦念江山社稷,依旧那么渴望沦陷区的收复和国家的统一。如此爱国的好儿郎,怎不让人佩服!
不管是多情的陆游还是爱国的陆游,都是哪位有情有义的陆游。如此伟大的诗人,怎不让人印象深刻呢!
陆游的乡村世界读后感 篇8
手里捧着一本《陆游爱国诗词》,我沉浸在诗词中,诗词的字里行间都散发着历史的韵味。我好像逆着时间的潮流,来到战乱不断的南宋,走进了陆游的人生。
陆游的一生,绝不是一个平凡的一生。他的一生呼吸着时代浓烈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
在几百年前,在安南山头,陆游登高远望,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掀起了他满腔热忱。“多情谁似南月山,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他吟诵出这一荡气回肠的诗句。陆游把无情的南山月赋予了人的情感,让它无比多情,而它的多情就在于,它和陆游热爱祖国山河之情一脉相通。它将层层云幕推开,只为让陆游看清安南山。那些曾经长安的风景也肯定在等待宋军收复。这些豪情壮志的抒发,我感受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的迫切心情。
陆游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时的他虽已年迈,但爱国的情怀丝毫未减,日思夜想报效国家,就如这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他没有因为处在这悲凉的乡村感到悲哀,而心中仍然在想着国家,想为国家征战沙场,完成他一生的愿望。这让我想到了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尽管离开了朝廷,但依旧思国,忧国。而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更是强烈地突出陆游爱国之深,忧国之浓,连在梦境里都能梦到,当年他是如何驰骋疆场,为国守护边疆。
85岁的他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他的绝笔《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在还没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依旧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在这样紧张的时刻,陆游想的不是自己,想的不是亲人,想的只有,国家何时才统一。因为他最痛心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未能亲眼看国家统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这句嘱咐凝聚着他毕生的期望,让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陆游在写这首诗的十一年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光复,虽然他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由此可见,陆游的整个人生贯穿着抗金斗争,贯穿着爱国情怀。即使到了最后,南宋仍旧没有统一,他的心愿没有实现。但他的爱国主义诗词永远地留了下来,成了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他的精神也将永远长存,让后世的我们学习与发扬。
现在,我们身处和平的时代,不复南宋时的烟烽连天,混乱不堪,但爱国这一传统精神依旧延续至今。而现在的爱国也不仅仅是征战沙场,保卫边疆,更是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一些言行中。我们仍然能在当今社会看到那些爱国人士。不畏艰辛守卫在边疆的士兵,冒着生命危险缉毒的警察,被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等等。他们都在爱国,都在尽自己微薄之力回报国家。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努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传承中华传统精神,这就是爱国。